缘起
经常有缠友,后台留言,希望我能把此前的,细读笔记,按不同专题,进行整理,以方便大家,根据各自不同的学缠程度,进行专项学习,重点攻克……
参考了大家的建议,今后,会陆续按不同主题,将缠师原文,结合自己当前最新认识,和实战经验,重新进行细读……
计划
初步计划,先从缠论核心基础,【中枢】,开始……
将原文中,包括课文及回复,所有提到“中枢”的内容,一一细读,绝无遗漏……
当然,目前的主题设置,只是自己的初步想法……
如果,大家想看其他主题,请留言……
我会根据反馈,灵活调整……
话不多说,现在开始……
驰宏锌诸
讲完中枢概念,给出正式的缠论“趋势”定义,“盘整”定义……
再给出原理,定理……
经过上面一系列,数学语言,严谨推导过程后……
缠师,接下来,开始讲实例……
还真是,按照标准课本编写方式来的……
这个驰宏锌诸,在上一课,也就是16课,《中小资金高效买卖法》,就出现过……
当时,缠师还没正式引入“中枢”,“走势必完美”等,这些系统化理论……
就是,先从实例入手,先告诉一众小散们,怎么选买点,能必然盈利……
也就是,让大家,先把票,炒起来……
先把钱,赚起来……
不要浪费当时的大好牛市……
16课里,缠师给中小资金的,高效买卖法,就是【下跌+盘整+下跌】模型……
但由于当时,没有“中枢”概念,所以,也就无法严格定义,【下跌+盘整+下跌】这个模型里,第一段“下跌”趋势,该怎么确认?
中间的“盘整”,该怎么确认?
第二段“下跌”趋势,又该怎么确认?
这节课,在引入“中枢”概念后,缠师再回头,给大家,重讲驰宏锌诸的例子……
这时,就要比第16课,笼统的描述,【下跌+盘整+下跌】,更为清晰,严谨……
驰宏锌锗:为什么从2004年6月2日到2005年7月27日,构成标准的“下跌+盘整+下跌”的走势,而类似的图形,在580991上不算,这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后者,在日线的下跌中,并不构成日线级别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而在30分钟线上,这个中枢是明确的。所以580991,只构成30分钟级别上的,“下跌+盘整+下跌”。
这段话,很重要,涉及到了“中枢”问题,“级别”问题……
而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正确理解缠论,正确使用缠论的,最重要的两个问题……
我们分开来看……
驰宏锌锗:为什么从2004年6月2日到2005年7月27日,构成标准的“下跌+盘整+下跌”的走势;
就是说,驰宏锌锗,在日线上,走出【下跌+盘整+下跌】模型,是得到缠师确认的……
所以,我们务必,要把日线上,驰宏锌锗这段走势,弄清楚,搞明白……
务必,要站在理论角度上,说出理由,为什么,日线上,缠师说它,符合【下跌+盘整+下跌】模型……
如果换支票,换个交易品种,出现了同样的图形走势,能否快速,准确,识别出来?
从而,精准捕捉买点,做到,一击必中……
上图是驰宏锌诸的除权日线图,用除权图,是为了和当时缠师发文时的走势,完全匹配……
2004-6-2的15.54,是第一段下跌趋势的起点……
到2004-9-13的9.68,是第一段下跌趋势的止跌点……
当然,之前16课,缠师说的是,到2004年9月10日……
但仔细看K线图,2004年9月10日的最低价是9.70……
因为那天是周五,到了9/13,也就是周一,走出盘中低点9.68,是低于9/10的9.70的……
所以,严格说,第一段下跌,要到2004年9月13日,才是止跌……
不过,没关系,在后面的课程里,缠师自己就说过,站在理论角度上,该是怎样,就是怎样……
哪怕他弄错了,该纠正,就纠正,因为,“理”比“人”大……
之所以说,从2004-6-2的15.54,到2004-9-13的9.68,是第一段下跌趋势,是因为,这段下跌走势的内部,出现2个不重叠中枢,符合趋势定义……
从2004-9-13,到2005-3-14,是盘整区……
当时,有人问过,在此区间内,价格有新低,没新高,是下跌的定义啊,为什么说,这段是盘整呢……
缠师当时给出的回复是,这是盘整的特殊形式,“顺势平台”,记住特例,即可……
现在,有了“中枢”概念,就不难理解了……
只要是三段次级别走势类型重叠,就构成了本级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