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股票101:答疑1
发表时间:2008-03-04-16:14:02
分类:时政经济(缠中说禅经济学)
类型:课文
坐标:教你炒股票101

正文

发现课程到这里,后面还有很多内容,但前面的一些内容,很多人还是没能完全把握。所以,这里不定时答疑,各位有问题的,最好集中一下,本ID有时间可以把其中典型且重要的回答一下。1、第二类买卖点的问题;简单地,就说第二类买点,卖点的情况反过来就是。
二买值得单独说一说,
因为做好二买,其实就相当于,
会做盘整了,而真正的高手,
都是做震荡的好手;
第一类买卖点就是背驰点,第三类买卖点就是中枢破坏点,这都是很清楚的。而这第二类买卖点,好象还是有很多不明白。其实,所谓第二类买点,就是第一类买点的次级别回抽结束后再次探底或回试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一买,本级别趋势底背低点;
三买,本级中枢A的破坏点;
二买,一买反弹顶背后紧邻的,
第一次回调走势底背点;
这个定义在前面说得很清楚。例如,一个5分钟底背驰后,第一类买点上去的1分钟走势结束后,回头肯定有一个1分钟的向下走势,这走势的结束点,就是第二类买点。
5分下跌趋势底背驰出一买,
一买之后必然有1分级别向上走势,
(可以是趋势,也可以是盘整,
但方向,肯定是向上的);
之后,也必然有段1分向下走势,
(同理,该1分走势,
也可以是趋势,也可以是盘整,
但方向,肯定是向下的);
那么,第二类买点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一、最强的情况
第二类买点刚好构成原来下跌的最后一个中枢开始的震荡走势的第三类买点,也就是第二、三类买点合一了,这是最强的走势,这情况,一般都对应V型反转的快速回升,是最有力度的。
二三买重合,一买反弹直接升破,
前下跌趋势最后中枢上沿,
后续次级别回调底背时,
仍未触及该中枢上沿,就是,
最强走势之【二三买重合】;
二、最弱的情况
第二类买点跌破第一类买点,也就是第二类买点比第一类买点低,这是完全可以的,这里一般都构成盘整背驰,后面对应这从顺势平台到扩张平台等不同的走势,这在后面的课程里会说到。
二买居然跌破一买,继续创新低,
这当然属于最弱行情;
这说明,原下跌趋势通道,
未能真正有效被打破,
后续大概率形成高级别下跌趋势,
参考【背驰-转折】定理第一种情况;
三、一般性走势
也就是前面两者之间的走势。这种情况下,第一、二、三买点,是依次向上,一个比一个高。
常规就是二买不跌破一买,
然后逐渐走出方向明确的,
类线段的上涨走势结构;
站在原来下跌最后一个中枢的角度,第一、二、三类买点都可以看成是中枢震荡的结果,因此,在第二类与第三类之间,可能会存在着更多的中枢震荡走势,不一定如第一、二之间是紧接的。那第二类与第三类买点之间的震荡买点,一般就不给特别的名称了,当然,也可以看成是第二类买点,这样,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这段对理解中阴特别有帮助:
站在原来下跌最后一个中枢的角度,
第一、二、三类买点,都可以看成,
是中枢震荡的结果;
标准一买、二买是紧邻的,
但二买、三买之间,有很多震荡买点,
都可以看成是二买(类二买);
而在三买没出现前,都是中阴状态,
也就是所谓的做底震荡期;
注意,只有在这回升的中阴状态下才有第一、二类买点,中阴状态结束后,所有的中枢震荡只存在第三类买卖点以及中枢震荡的买卖点,就不存在第一、二类买卖点了。
只有在本级中枢A范围里,
才有一买、二买,
一旦中枢A的三买确立,
之后再出现的中枢B,
所有震荡盘背低点,
就不能说成是一买、二买了,
只能称其为震荡盘背买点;

2、走势必完美
这问题,估计没有人能真明白,因为这里学过现代数学的人很少,所以对这样整体性的问题,估计只有糊涂的份。所谓走势必完美,就是本ID所给出的分型、笔、线段、不同级别走势类型所对应的递归函数,能将行情的任何走势唯一地分解。
这是缠师对【走势必完美】,
做的另外一种诠释,此前,
缠师对【走势必完美】的解释,
更多是本级走势,必有一个中枢:
比如1):

比如2):

比如3):

比如4):

唯一分解定理,在现代数学理论的任何分枝中都是核心的问题。一个具备唯一分解定理的理论,都是强有力的。例如,当时在解决费马猜想时,用到分圆域的问题,但分圆域没有唯一分解定理,也就是唯一分解并不是总能成立,这样只能引进理想数,使得在理想数的角度能让唯一分解定理成立,从而展开了代数数论一个全新篇章。
DS解读如下:
唯一分解定理是数学中描述"数如何分解为基本单元"的核心规律。其核心思想是:每个数都能以唯一方式分解为不可再分的"质数"单元。当某个数学体系满足这一定理时,其结构就具有优良的可操作性。
以费马猜想证明过程为例:数学家最初试图在分圆域(由有理数添加单位根构成的结构)中分解数,但发现该体系不满足唯一分解定理——数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质因子分解方式。这种结构性缺陷直接导致证明受阻。
为解决这一问题,库默尔创造性提出"理想数"概念:通过将普通数扩展为更抽象的"理想数",在新的数学框架下重建了唯一分解定理。这种突破不仅解决了费马猜想的证明难题,更重要的是开创了代数数论的新范式——将研究对象从具体数字扩展到更抽象的代数结构,为现代数论发展奠定基础。
这个案例揭示:唯一分解定理的存续直接影响数学理论的有效性。当经典体系无法满足该定理时,通过构建更高层次的抽象概念来恢复分解唯一性,往往能推动数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本ID理论最牛的地方,就是把仿佛毫无头绪的股票走势,给出了唯一分解定理,也就是走势必完美,这等于引进理想数,使得代数数论升堂入室一样牛。数学不行,当然看不明白这些关节。
学有余力时,一定多看数学,
务必把提升自己的数理素养,
作为最重要的学习目标,
终身受益,不仅是炒股了;
很多人,整天纠缠在分型如何如何上,只能证明这些人根本没看懂本ID的理论。分型等于递归函数的a0,这完全可以随意设计,如何设计都不会影响到唯一分解定理的证明。但现在这种设计,一定是所有可能设计中最好的,这使得笔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并把最多的偶然因数给消除了,使得实际的操作中更容易把走势分解。注意,很多人连分型都没完全搞明白,分型不需要任何假设,只需要符合定义就可以,是否符合,只有唯一的答案,不需要任何假设。
缠论精髓是中枢,中枢要素是次级别,
只要定义好,何谓次级别,
理论大厦就可以建构起来了;
至于如何定义,就是不同函数规则,
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按自己的思路去设计,
不过缠师已经替大家设计好了一套规则,
就是由分型确立笔,由笔确立线段,
由线段确立最低级别中枢,
由此,完整的分析体系就搭建好了;
而且这套函数规则,出自缠师这样,
具备深厚数学背景的天才型人物,
对它的有效性,完全不必怀疑,
学好,用好,才是普通小散的着力点;

有了走势必完美,就可以把一切关于走势的理论包含其中,所以本ID的理论可以包含所有其他的理论并指出其不足的地方,就在于本ID的理论解决了最根本的理论问题:唯一分解。
任何级别走势,都能按同级别,
分成趋势和盘整的连接;
而对于成熟交易者而言,
趋势,盘整,都有操作机会,
无非操作策略有所不同罢了;
当然,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有好的现代数学背景,理解得更深一点。当然,如果不明白的,也无所谓,本ID已经把大的背景藏在后面,给出了浅的,谁都可以应用的操作方法,把那方法搞明白就可以。
即便不明白数学意义上的【唯一分解】,
不妨碍我们使用缠师这套分析系统,
先按部就班、一板一眼用起来,
并努力在操作中去理解,
同时,不断提升自己数理素养,
争取有朝一日,对缠师的理论,
能有更深的领悟……
或许那时,受益的不仅是账户余额,
更是我们的整个人生……
提示
根据微信最新推送规则,
请点“ 赞 ”或“ 在看 ”, 并标“ 星标 ”,
以便及时收到新内容通知……
不然,订阅首页很可能会看不到……
最近升级了
【
缠论AI小助手
】知识库,
导入的「细读笔记」更为全面,
欢迎大家多多使用
共成长
- 私享群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