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股票104
几何结构与能量动力结构1
发表时间:2008-03-26-15:47:42
分类:时政经济(缠中说禅经济学)
类型:课文
坐标:教你炒股票104

正文

本不想写东西,看了看中国队的比赛,突然发现还是写东西有点意义。本ID的理论是一个超级完美的理论,第一是在数学的角度超级完美,其次,是在物理的角度超级完美。物理角度,以前说的不多,因为这需要的思维方式,同样要有一个大的改变。
缠论不仅在数学角度完美,
在物理(物质运动发展规律)角度,
同样完美……
有些工科或老一代理科的,对现代物理一点概念都没有,以为能量动力,就如同牛顿时代,用各种微积分或各种级数等等无聊算法就是了。现代物理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物理与几何的高度统一。本质上,现代物理就是一门几何学,只不过是各种不同高深的几何学。而几何学也不是一般认为的那些几何学,几何的领域,可以涵盖并超越你思维的所有方面。
以下解读来自DS:
1. 批评旧观念: 文本开头批评了一种过时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尤其在部分工科或老一代理科背景的人中),物理中的“能量”和“力”(动力)等问题,解决起来就是像牛顿时代那样,主要靠复杂的数学计算(微积分、级数展开等),认为这很“无聊”。
2. 提出核心观点: 文本的核心论点是:现代物理学的本质是几何学。 现代物理学最核心的突破性思想,是认识到物理规律与空间、时间的几何结构是深刻统一、密不可分的。
3. 解释“几何”的含义:
-不是日常理解的几何: 这里说的“几何”,远不止你中学学的点、线、面、三角形、圆(欧几里得几何)那种直观的图形。
-是高度抽象的几何: 它指的是非常抽象和高深的数学结构,用来描述空间、时间,以及其中蕴含的物理规则本身的“形状”和“结构”。
-例子: 比如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引力本质上就是时空(空间和时间合起来的四维结构)弯曲的几何效应。物质的存在会扭曲时空的几何形状,而物体在弯曲时空中运动的“最直”路径(测地线)就表现为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
再比如,描述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规范场论,其核心数学结构(纤维丛)也是一种抽象的几何概念。
4. 强调几何的普适性和深度: 文本最后强调,这种现代物理学理解的“几何”概念,其涵盖的范围和深度是极其广泛的,能够描述物理世界几乎所有基本层面的现象(“涵盖并超越你思维的所有方面”)。它提供了一种比单纯数学计算更深刻、更本质的理解世界的方式。
总结成最平实、简单的一句话:
现代物理学揭示,宇宙中最基本的力(如引力)和现象,本质上是由空间和时间本身的“形状”(一种非常抽象和高深的几何结构)所决定的,而不仅仅是靠复杂的数学公式算出来的。物理就是几何,几何就是物理。
进一步通俗化比喻(有助于理解,不完全精准):
-想象宇宙像一个有弹性的、可以弯曲变形的巨大“蹦床”(这就是时空的几何结构)。
-太阳这样的大质量天体就像一个保龄球放在蹦床上,把蹦床压出一个坑(弯曲了时空)。
-地球就像在坑边上滚动的一个小球。它并不是被太阳“拉”过去的,而是因为它沿着弯曲蹦床的“斜坡”滚动(沿着弯曲时空的“最直”路径运动),看起来就像被太阳吸引了。
-所以,引力这个物理现象,本质上就是这个蹦床(时空)几何形状弯曲的结果。研究物理,就是在研究这个宇宙“蹦床”的形状和规则。这个“形状”比我们日常理解的平面几何要复杂和抽象得多。

广义相对论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理学,而其基础是几何,一种比较简单的几何学。而后面,到规范场、超弦、膜空间等等,就涉及各种超越一般人直观的几何了。在那些几何学里,能量、动力等结构对应着一些特殊的几何结构。这才是现代物理的主流。
DS解读如下:
广义相对论:现代物理的几何起点
“广义相对论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理学,而其基础是几何,一种比较简单的几何学。”
解读: 文本认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第一个具有现代物理学核心特征(即物理与几何深刻统一)的理论。
“简单”的含义: 这里的“比较简单的几何”是相对后面更复杂的理论而言。广义相对论主要使用黎曼几何来描述四维时空(三维空间+一维时间)的弯曲。虽然四维时空本身已经超越日常直观(我们只能直接感知三维空间),但它的数学框架相对后续理论来说,在概念和维度上还是“简单”一些。核心思想就是:引力 = 时空弯曲。
后续理论:更抽象、更高维的几何学
“而后面,到规范场、超弦、膜空间等等,就涉及各种超越一般人直观的几何了。”
解读: 在广义相对论之后发展起来的理论,如:
-规范场论: 描述电磁力、弱力、强力的理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核心)。其数学基础是纤维丛几何。这种几何想象空间本身在每个点上“长出”一个额外的、抽象的“方向”(规范空间),物理相互作用就发生在这个更复杂的几何结构上。
-超弦理论/M理论: 试图统一所有基本力和粒子的理论。它认为基本粒子是微小的“弦”或“膜”的振动模式。这些理论需要用到极其高维的空间(如10维、11维),以及更复杂的卡拉比-丘流形等几何结构来描述这些额外维度是如何“蜷缩”起来的。这些几何结构完全超出了人类的日常空间想象能力。
物理概念的几何化:能量与动力的本质
“在那些几何学里,能量、动力等结构对应着一些特殊的几何结构。”
解读: 这是现代几何化物理观的关键点!在规范场论和弦论等前沿理论中:
能量、动力(力/相互作用)这些牛顿力学和经典物理中的基本概念,不再仅仅是靠公式计算出来的数值。
它们被深刻地解释为那些抽象、高维几何结构本身的特性。
例如:
-在规范场论中,粒子携带的“荷”(如电荷)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直接对应于纤维丛几何中的联络(描述不同点之间规范空间如何连接的几何量)及其曲率。
-在弦论中,粒子的质量(能量) 对应于弦振动的模式和能量,而这与弦所处的背景几何空间(如卡拉比-丘流形的形状、大小) 密切相关。弦的相互作用也由高维时空的几何决定。
核心思想: 能量、力等物理现象,本质上就是那些高深几何空间自身的“形状”、“弯曲”、“连接方式”等几何属性所呈现出来的结果。
重申主流方向
“这才是现代物理的主流。”
解读: 文本最后强调,这种将物理学基本概念和规律归结为更深层、更抽象的几何结构的研究思路,是现代理论物理学探索前沿(如基本粒子、引力、宇宙起源)所遵循的主要方向和核心范式。它不是边缘思想,而是主流的探索途径。
总结成最平实、简单的一句话:
现代物理学从广义相对论开始,就用几何(时空弯曲)解释引力。后来的理论(粒子物理、弦论等)走得更远,它们用更抽象、更高维的几何结构(如纤维丛、蜷缩的高维空间)来解释宇宙。在这些理论里,能量、力这些基本东西,本质上就是这些复杂几何结构自身的特性。这才是现代物理研究最核心、最主流的方法。
进一步通俗化比喻(有助于理解,不完全精准):
广义相对论: 宇宙像一张巨大弹性膜(时空),星球像重物压在上面造成凹陷(弯曲)。物体沿着凹陷滚动(运动),看起来就像被引力吸引。(几何:膜的弯曲形状)
规范场论: 想象宇宙这张膜上,每一点都长着一根看不见的、指向某个抽象方向的“指南针”(规范空间)。粒子就像带着特定“磁极”,它们的运动受到这些“指南针”方向变化(几何连接)的影响,表现为电磁力、强弱力。能量/力 ↔ 指南针场的扭曲程度(几何曲率)。
弦论: 宇宙这个“空间”其实有更多我们看不见的、紧紧卷起来的微小维度(像水管表面看是一维线,细看是二维圆柱面)。基本粒子是微小的“弦”在这些高维几何空间里以不同方式振动。粒子的能量(质量) ↔ 弦振动的模式 ↔ 卷曲空间的几何形状。相互作用 ↔ 弦在高维几何空间里的碰撞与分裂。
对于一般人来说,广义相对论可能是最简单的了。那里,物质结构与几何结构是高度统一的,而诸如引力结构等对应着一些特殊的几何结构,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本广义相对论的课程看看,看看这种几何结构的威力。
找了一门相关课程,更新在,
「精品课」的「开卷有益」栏目,
订阅缠友,请自行查阅……


而本ID的理论,本质上是站在这种现代物理的角度构建自己的能量动力学结构的。这里,一切都是几何结构说了算,一切的能量动力形态,都变几何化,因此,必须有这种思维上的根本改变,才会有真正的理解。否则,还是牛顿时代那种弱智思维,那就将陷入一种机械化思维的陷阱中。具体怎么样,以后慢慢说来。好,去看看中国队如何收场,先下,再见。
结构不完美,走势就不会结束,
如果不充分且准确地把握这点,
就总是会,要么买了又跌,
要么,卖了又涨……
DS繁忙,元宝解读如下:
核心理论根基是现代物理学(尤其是其看待能量的方式):这段文字的作者强调,他/她的理论体系,其底层构建逻辑来源于现代物理学(通常指相对论、量子力学之后的物理学范式)看待世界的基本方式,特别是它如何理解和描述“能量”和“动力学”(能量的流动和变化)。
物理学视角: 现代物理学(如相对论、量子场论)描述世界,已经超越了牛顿力学中“物体受明确力作用运动”的直观模式。能量、场、对称性、几何结构(如时空曲率)成为描述宇宙运行的基本语言。能量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时空结构、相互作用紧密耦合。
核心方法论:几何化一切:作者理论的关键创新点在于,它将金融市场中的一切动态行为——价格变动、趋势、转折、动能强弱、阻力支撑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市场“能量”的表现形式及其转化)——都抽象、转换成几何结构(Geometry)。这包括:
形态: 价格走势构成的图形(如分型、笔、线段、中枢)。
关系: 这些图形元素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比例关系。
演变: 这些图形结构如何被打破、连接、转换形成更高级别结构。
物理学视角: 这类似于现代物理用黎曼几何描述引力(时空弯曲),或用规范场论描述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纤维丛几何),将物理力抽象为几何属性。
交易视角: 市场价格看似是点的跳动(价格与时间),但它形成的轨迹、走势的力度、盘整区域,最终构成了特定的“形状”(如三角形、旗形)。“能量动力学”在这里指市场买卖力量博弈产生的“势”和“动能”,而这种博弈留下的痕迹,就是几何形态。
几何结构决定论:“一切都是几何结构说了算” 是核心观点。这意味:
-市场行为的能量状态(比如:强势上涨、弱势盘整、下跌动能衰竭)、发展方向(趋势延续还是转折)及其概率预期,都取决于、并且只能通过解读当前的几何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来判断。脱离了几何结构的分析,就是无本之木。
交易视角: 在作者看来,K线图上画出来的图形、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被理论规则所定义的结构(比如中枢的级别、背驰等),直接揭示了市场运行的“基因密码”。后续的走势是这些结构内在矛盾的必然展开。
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关键:理解这套理论的前提,是彻底放弃传统、线性的、牛顿式的思维模式(作者称之为“弱智思维”、“牛顿时代”思维)。牛顿经典力学的特点是:物体在绝对时空背景下,受明确的力(因)作用产生确定的运动(果),线性因果、可精确预测。
物理学视角: 现代物理革命性地改变了这种世界观(相对论否定绝对时空,量子力学引入概率和非定域性)。市场显然更接近现代物理描述的复杂、动态、非线性的系统。
交易视角: 在市场中,寻找单一、明确的“原因”(如某条新闻)来预测未来(果),常常是低效或错误的。市场的运行是无数参与者(场力)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这种结果通过价格运动形成的几何结构表现出来。关注结构性形态及其变化,比试图猜测“为什么”,更为重要和可靠。
“机械化思维陷阱”的警告
如果仍然固守牛顿式的线性因果思维:会试图寻找市场中的“力”和“反作用力”、“必然”的因果链条。会容易陷入僵化的公式(死守某些指标数值、期望价格精确到位)、对单一消息的过度反应,或对市场行为的简单化解读(认为涨了A就必然导致B)。这会忽视市场的复杂性,和内在几何结构所展现出的动态平衡与非线性的关键信息,最终导致亏损或理解偏差。
交易视角: 例如,单纯认为“MACD金叉就一定涨”、“跌到支撑位就必然反弹”就是典型的机械思维。作者理论要求观察这些指标/事件是否在更大级别的几何结构(如中枢震荡、趋势背驰)中具有意义,形态本身才是第一位的。
总结成一个易懂的类比:
作者认为,市场的运行就像一场复杂的、由能量驱动的几何拼图游戏。游戏的基础规则(拼图方式)来自现代物理学看待能量流动的先进理念。市场上的价格运动痕迹,就是拼图不断组合、拆解、再组合的几何形状(点、线、面、体结构)。这些结构当前的状态(比如某个复杂的多级别中枢形态),直接决定了下一块拼图(未来走势方向、力度和可能的转折点)最有可能的连接方式和位置。
最关键的是:你必须学会用“玩几何拼图”的思维来看市场,观察图形本身的结构、关系和演变逻辑。结构决定可能性。如果你还停留在“看到红色方块就一定要塞进方形凹槽”(机械对应、线性因果)的初级思维,那你不仅看不懂这个复杂的拼图游戏,还会因为错误的操作而不断“踩坑”(陷阱)。
因此,这段文字的核心是呼吁读者,采用一种基于现代系统观(源于现代物理)、以几何结构,为唯一解析对象,和市场行为决定性因素的,全新思维方式来理解金融市场。
提示
根据微信最新推送规则,
请点“ 赞 ”或“ 在看 ”, 并标“ 星标 ”,
以便及时收到新内容通知……
不然,订阅首页很可能会看不到……
共成长
- 私享群
-缠论AI小助手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