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股票16(回复一),标准买入信号

缠论16课

本篇细读,依据“缠中说禅”“教你炒股票”第16课,【中小资金的高效买卖法】,课后跟帖及回复……

回复1

LZ,当前点位,更适合分散持仓,还是集中持仓,资金50万左右;

缠中说禅:

最多不要超过3只。你这种资金,学好这种方法,用30分钟图或日线图,1年下来达不到300%的赢利,那算太差劲了。

又是“3”,缠论里有很多“3”,这在之前的细读里,曾经提过,“3”,是个很神奇的数字,事不过三,三而竭……

此外,缠师眼中的,中小资金,低于千万的都算……

只要属于中小,基本就看30分钟图吧,也就是说,1分钟买卖点,要重视起来,不要觉得小,就忽视了……

回复2

缠中说禅

昨天的作业,主要是要各位搞清楚,用MACD看背驰,是该怎么看。

缠师说的作业,是他在上一课,也就是15课,课后回帖里,教给大家一个,用MACD判断背驰的定律:

第一类买点,都是在0轴之下,背驰形成的,第二类买点,都是第一次上0轴后,回抽确认,形成的。卖点的情况,就反过来。”

然后,让大家用这个定律,来分析他做的一个交易品种,为什么他会在10月23到25日,坚决建仓……

并不是见柱子,就要比较长短,一定要结合趋势来。记住,没有趋势,没有背驰,好好理解这句话。背驰,是两个趋势之间比较,才有意义,和盘整里比较,是没用的。

没有趋势,没有背驰,缠师多次强调这句话,看来,很多人,在这个地方,弄不明白……

我的理解是,如果想要通过看背驰,来找买点的话,那在你觉得是买点的地方,往前倒,至少得是一个完成了的,【下跌+盘整+下跌】模型……

也就是说,前后得有两段下跌趋势,中间夹了一个盘整,如果,图上显示的,是这样一种,完成了的走势模型,那此时,才能谈背驰……

如果,图上,没有走出这个模型的完成版,换言之,是未完成状态,那至少,在你看图的当下,你所看的K线图所代表的走势级别上,不存在第一类买点……

昨天各位的答案都不正确,看完今天的文章,请继续用***进行分析,结合今天的方法。提示一下,该日线图上,只有一个背驰点,也就是说,只有一个第一类买点。


我尝试分析下,从左侧高点下来,到07/11,是第一波下跌趋势,里面有K线重叠的地方,至少有2处以上,且彼此没有重叠,是一段下跌趋势……

然后,从07/11到,大概图上蓝色箭头结束的位置,是盘整区,MACD上,能看出,期间,做了两次上拉努力,但没能把黄白线,拉上零轴,但算是靠近了……

缠师说过,如果两次回拉,都没能上零轴,那后面肯定还会再来一波下跌,所以,盘整结束,或者说,多方企图夺回失地的努力失败后,局势再次进入下跌行情……

所以,就有了第二根红箭头示意的下跌段……

这段下跌,里面同样有不少于2处K线重叠的地方,且彼此没有重叠,所以,这段下跌,同样是段下跌趋势……

10/23时,价格已经跌破第一波下跌趋势的低点,但对应的MACD黄白线没有新低,且绿柱面积明显变小了,此时,可以判断底背离……

那么,10/23那天,对应的低点,就是第一类买点……

注意这一点:背驰,是两个趋势之间比较,才有意义,和盘整里比较,是没用的。

缠师强调这点,估计是很多网友回答里,弄错最多的,想必不少人,把盘整里面,出现的向下段,当成第一波下跌趋势,拿去和第一波下跌趋势,比背驰去了……

所以,缠师才反复说,比较背驰,一定是前后两段趋势之间,做力度对比,不要拿盘整里面的,方向为【下】的走势段,去和前面的下跌趋势,做比较……

而且,这段走势,之所以非常标准,是盘整期间,始终没有跌破第一波下跌趋势的最低点,缠师也说过“没有新低,没有背驰”,所以,没创新低前,都不要着急考虑背驰的问题……

回复3

缠中说禅

本ID再把一句,说过的话,再说一次:牛市里,跌就是爹。

缠师写这句话的时候,是2006年,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的,2007的大牛市,创下历史最高6124,至今未破……

当然,缠师还说过,站在更大的历史维度来看,中国就没有过熊市,而且,中国牛市,是可以用“百年”尺度来看的……

既然如此,就要坚定信心,每次相对较大级别的下跌调整,都不必担心,更不必恐慌,反而要把这样的行情,看做是寻找好买点的时机……

回复4

大姐,我有个问题,那盘整多久,才算是盘整啊?

缠中说禅

这证明,你根本没理解什么是盘整,只要走出盘整的形态,就是盘整,和时间根本没关系。国外有些股票,一盘,盘10年8年的,一点都不奇怪。关键是形态。

盘整和时间没关系,并非K线图上,占用时段长的区域,就都是盘整……

哪里是盘整,主要看形态,如果用均线吻系统的话,那就看,均线吻上的附近,前后高点里,没有新高,或前后低点里,没有新低,那就属于盘整……


还拿上面的图,做例子,盘整区,细看,可以看出,是个逐渐收敛的三角形……

这在其他技术分析理论里,通常也会这样提示,一般经过这种三角形调整形态后,大概率,后面,还会再走一波,和此前方向,相同的走势行情……

也就是说,在三角形盘整形态前,如果是一波下跌,那调整后,会接着再来一波下跌,而且,按照理论来说,是会出新低,但此时的新低,往往就是底背买点……

同样,反向走势,也成立;如果三角盘整形态前,是一轮上涨的话,那完成三角形调整后,通常,也会再来一波上涨,而且,按照理论来说,会出新高,但此时的新高,往往就是顶背卖点……

看个BTC合约走势图,大致也符合这个形态……

先是一波上涨,将MACD黄白线,拉上零轴,然后在次级别一个顶背点,结束第一段上涨……

随后走一个三角形调整,对应的MACD上,两次回拉,将黄白线,拉下零轴,在三角形大致收敛端口处,第二次回拉力度减弱,从那个位置,开始第二段上涨……

这第二波上涨,走出新高,但对应的MACD黄白线没新高,红柱子面积也明显缩小,由此,可以即时判断顶背卖点……

回复4

LZ,***日线上,2004/6/2~2004/9/10,如果没有后面的走势,应该也可以看作“下跌-盘整-下跌”走势,2004/8/23出现第一买点,对吗?


网友的问题,挺有代表性的,通常,一眼搭上去,的确会觉得,日线上,也是“下跌-盘整-下跌”,看看缠师怎么回复……

缠中说禅:

对也不对。不对在于,在日线上,并不是“下跌-盘整-下跌”;

缠师,明确说了,日线上,不是“下跌-盘整-下跌”……

为什么?我的理解,凡图上,有明确方向的线段,都是次级别走势,这是缠师之前,就说过的……

如果,就按照这个朴素的基本定理来看,日线上,肉眼可见的3个线段,就都是次级别走势……

而3段,重叠的,次级别走势,才能构建本级别走势,也就是,日线走势……

换言之,就是,如果看日线图,得是图上,走出3个带方向的线段,且,这3个线段有重叠,那么,把这3个线段连成一段,如果方向是向【下】的,那才是日线级别的【下跌】呢,也就是,第一段下跌……

所以,网友提问的,2004/6/2~2004/9/10,只是走出了,日线级别的,第一段下跌,后面的“盘整”,及第二段“下跌”,还没有出现呢……

但在30分钟线上,是;所以说,对,也不对。

30分钟图,则是很明显的,“下跌+盘整+下跌”走势组合,我们分段来分析,先看第一段下跌……

细看第一段下跌里,内部仍然是个【下跌+盘整+下跌】模型,只不过,都是次级别的……

在6/29,次级别走出底背,这意味着,第一段30分钟级别的下跌结束,后续进入盘整……

盘整区里面的线段,要远多于3个,如果按照3个线段,就可以组建1个本级别走势来看的话,这段盘整级别,是可以认为,大于30分钟级别的……

不一定就是日线级别,叫什么无所谓,但总之,级别是要比30分钟级别高……

看下面的MACD,有3次上拉,而且都上了零轴,说明,这段盘整,对此前的第一段下跌趋势,发挥了足够的抵抗作用……

通常情况下,盘整区,如果能有两次上拉,且上了零轴,那这段盘整走势,对原趋势的阻抗作用,都还算合格的,反之,也成立……

通过这种缠绕反复的盘整区,化解了此前下跌趋势里的,大部分空方力量,这就为第二段下跌趋势,发生背驰,提供了必备基础……

经过盘整后,走势进入第2段下跌,这段下跌趋势的内部,和第一段下跌趋势一样,依然呈现“下跌+盘整+下跌”模式……

8/20走出价格新低,但对应MACD黄白线没有新低,而且绿柱面积明显小了,由此可以判断,8/20对应的低点,发生底背离……

现在,把三大段走势,放在一起,综合来看……

整个30分钟图上,就呈现一个完整的,“下跌+盘整+下跌”模式,9/13的价格新低,即是一买点……

该段走势,在日线上只构成一个下跌,这里面的微妙之处,好好体会。

这个区间的日线走势,如果看MACD,其实也可以看出来,第一波下跌,只是把黄白线拉下零轴,而且,绿柱也放大,黄白线也新低,这显然是刚起跌的节奏……

随后黄白线,往上拉了拉,但没有拉上零轴,说明抵抗力量太弱,根本构不成盘整……

盘整,至少也得把黄白线拉上零轴,才像盘整的样子,否则,只能是下跌途中的暂时停歇,后面还要再来一波……

走出第二波下跌,创了新低,但黄白线变矮了,绿柱面积略有缩小,说明,日线上,从15.54高位下来的这轮下跌,才算走完……

回复5

“盘整: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或者,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LZ,这句话看似简单,但要落实到实践中,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最好以***为例,选两个点,说明一下……

缠中说禅

下跌,盘整,用肉眼就可以看出来,除非连高点和低点都分不清楚。注意,这里并不需要预测,只要看前面,已经走出来的图形。好好研究一下本ID这两段话:

后面,缠师只是把他此前的话,又复制了一遍,其实这在之前的细读里,都写过了,不过没关系,再复习一遍,巩固巩固……

日线上,2004年6月2日到2004年9月10日,构成下跌走势;2004年9月10日到2005年3月14日,构成盘整走势;2005年3月14日到2005年7月27日,构成下跌走势。

也就是说,从2004年6月2日到2005年7月27日,构成标准的“下跌+盘整+下跌”的走势;

而在相应的,2005年3月14日到2005年7月27日的第二次下跌走势中,7月27日出现明显的第一类买点,这就完美地构成了,“下跌+上涨”买卖方法的,标准买入信号。

日线上,盘整区,对应的MACD,有两次上拉,都上了零轴,说明,日线上,这段盘整的阻抗作用,也是合格的,这才使得后面,第二段下跌发生背驰,成为可能……

其后走势,很快就回到2004年9月10日到2005年3月14日的盘整区间;

然后,回调在2005年12月8日,出现标准的第二类买点;

第二类买点,通过使用【下跌+盘整+下跌】模型,其实,直接在日线上,是可以看出来的……

当然,如果按照缠师建议的,日线买点,最好去看5分钟,那么,在5分钟图上,会看的更清楚……

5分钟图,通过运用【下跌+盘整+下跌】模型,可以在12/07,捕捉到5分钟底背离第一类买点,同时,这也是日线上的第二类买点……

我画的盘整,都只画了向上段,因为,感觉盘整区里,只有向上段,有意义……

只有向上段,才是对原走势的抵抗,而“阻碍”,就是盘整区,在整个模型里,最大的作用,也是必须要达到的效果,否则,模型不成立……

而且缠师说过,不要见到绿柱子,就比较,盘整区里的向下段,所产生的绿柱子,没有背驰比较的意义,所以,不看也罢……

未完,待续

16课的课后回复,后面还有,下篇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