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股票17课(回复4),中枢一定要两个吗?
缠论17课
本篇细读,原文出处,新浪博客“缠中说禅”,“教你炒股票”第17课,【走势终完美】,课后回复……
资金量不大是可能的,盘整时间越长,成本越低。盘整是用来降低自己成本的,抬高别人成本的……
中小资金,坚持做日内,是可行的,所以,1分钟图还是要看……
大级别如果在盘整期,利用1分钟图,就可以进行日内交易,但只能小仓位……
但对于体量特别小的资金,其实也无所谓仓位不仓位了,反正就那么点钱,在理论保证的买卖点,全仓进出,先养大了再说……
请教一个问题,上证指数(周线),自2005/6/10见底后,第一个走势中枢是1077~1213,第二个走势中枢是1520~1747,到目前是一个上升趋势,对吗……
周线见底后,根本连一个中枢都没形成,因为都没有形成典型的,日线级别,连续三类型走势的重叠,
那些,都只是日线级别的中枢。
周线级别中枢,至少,周线图上,要能明显看出三个,连续的,带有明确方向的线段,产生重叠,才算周线级别中枢……
因为,根据缠师定义,图上,完成的线段走势,是次级别走势,要至少三段次级别走势重叠,才算一个本级别中枢……
如果没有重叠,那么,在本级别上,就只有一段次级别走势……
所以,网友问的中枢,在缠师看来,只是日线中枢,换言之,如果切换到日线图上,网友提到的那2个地方,可以看到三段线段重叠……
这个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目前,在周线级别上,只是一个大的走势类型的第一段,也和本ID一直强调的牛市第一波的判断是一致的。
如果按照缠师对周线第一段的定义,那么,第一段在2007/10/19的6124结束,第二段在2008/10/31的1664结束,第三段在2009/8/7的3478结束,这三段重叠区域,可以看做周线中枢……
之后走势,都可以看做,围绕这个中枢,进行震荡盘整……
当然,如果按照次级别达到9段,中枢级别升级来看的话,也可以切换到月线级别,来看走势发展……
看月线的话,2019/1/31的2440,其实可以看做月线中枢三买,就是说,是可以视为,月线级别的上涨趋势……
后续走势,只要不跌回2245,就不能说上涨趋势结束,而且,在没破前高之前,也不存在背驰问题……
……2006/7/14-7/28有一个走势中枢,但没有第二个,这与“走势终完美”不是矛盾的吗?
根据缠论原理,任何级别走势,只要走出一个中枢,都算完美的,可以围绕这个中枢,一直盘整下去……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一定要出2个中枢,因为相信这个“一定”,就在明明是卖点的地方,不肯出来,导致账面损失……
所以,不要觉得“一定”,时刻提醒自己,去掉脑子里“一定”的观念,只要记住一点,缠论里,任何级别,只要走出【上-下-上】,或【下-上-下】,三段重叠走势,那么在这个级别上,走势就是完美的了……
如果想要在理论保证的,安全边界里交易,就要在这【上-下-上】,或【下-上-下】,这三段里操作……
……为什么10/23至11/08不计入三个连续次级别类型走势?
这个问题,之前也有其他网友问过,其实,还是中枢第一段,从哪算起的问题……
这个网友问,为什么从10/23到11/08这段次级别上涨,不算中枢第一段,而要从11/08开始算起?
这个问题,在之前的细读里,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解答过……
简单来说,就是,中枢第一段,从原走势相反的走势段,开始算起……
当次级别走完上图标注的第2段走势后,可以看出,从10.23开始的走势,站在30分钟级别上,是个方向为【上】的线段……
在后面的线段课程里,缠师说过,真正反映一个线段走势性质的,是它的“特征序列”,换言之,判断一个线段是否结束,要观察的,是它的“特征序列”……
如果2个,作为“特征序列”的次级别走势,能发生重叠,也就构成了本级别中枢,如果不重叠,那就不存在本级中枢,说明,整体走势,依然是一段,方向为【上】的,次级别走势……
你的问题在于,把“下跌+盘整+下跌”,和“下跌”,搞混了。580991,从上市到10月23日,在日线上,构成“下跌”走势,其后是一个未完成的走势类型,暂时只构成一个中枢。
从上市到10月23日,日线上,可以看出,前三段次级别走势,构成一个盘整,这三段重叠区域,构成一个日线中枢……
但盘整,是没有方向的,但如果我们要确定某个级别走势为“下跌”,或“上涨”,就必须要走出一个明确方向来,才能下此结论……
随着走势发展,终于跌破了盘整区间,走出价格新低,并在10月23日,第4段次级别走势完成……
此时,把这4段次级别,综合在一起看,我们才可以说,日线上,从上市到10月23日,是一段“下跌”……
10月23日后面的走势,图上大致可以看出,是一段“上涨”线段,但截止发帖的12/19,还没走完……
因为,判断一个线段是否结束,要看它,是否被另一个线段破坏,而截止发帖时,日线上,是没有看到下跌线段的,所以,缠师才说,这是一段未完成的走势……
这段次级别上涨线段,重新返回日线中枢,也就是说,可以把当下走势,看做围绕这一个日线中枢的盘整……
只有走出这个中枢的三卖点,再破前低,走出新低后,力度背驰,才是真正,符合日线级别的,【下跌+盘整+下跌】模型……
而在30分钟线上,6月2日至10月23日,是典型的“下跌+盘整+下跌”,是三种,完成的,走势类型的连接,好好把这里面的区别理解,才算有点真明白。
三种,完成的,走势类型,这几点,是理解【下跌+盘整+下跌】模型的关键……
得是三段,完整独立的走势类型,前后两段,都得是下跌趋势,且,都得是完成的,也就是,都要在次级别上,走出底背……
连接前后两段趋势的,中间走势类型,则是盘整,盘整形态,有很多种,平台,三角,锯齿,N字,奔走……
但不论何种形态,只要最后走出了这个盘整中枢的三卖点,且走出新低,并也在次级别上,走出底背,就是说,也是一段完成的走势……
那这三段走势类型,合在一起,就符合【下跌+盘整+下跌】模型,第二段下跌趋势的底背低点,就是第一类买点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