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17课
本篇细读,原文出处,新浪博客“缠中说禅”,“教你炒股票”第17课,【走势终完美】,课后回复……
回复6-1
缠中说禅2006-12-19-22:04
580991,从上市到10月23日,在日线上构成“下跌”走势,其后是一个未完成的走势类型,暂时只构成一个中枢。
黄色箭头,是日线图上的,次级别走势,对于第一段是下跌的次级别走势,中枢第一段从向上段算起,中间三段连续次级别走势重叠,构建一个日线级别中枢,随后,又走出一段次级别下跌……
前面一段次级别下跌,中间一个日线中枢,后面再接一段次级别下跌,加在一起,构成一个,日线级别的下跌……
之所以,可以称其为,一段日线级别下跌,是因为,这段下跌内部,拥有一个日线级别的中枢……
10/23后,到缠师发帖的12/19,日线上,只走出一段上涨的次级别走势,后面的走势,都还没走出来,所以,缠师说当前是未完成……
如果从【下跌+盘整+下跌】模型出发,日线上,第一段下跌走完,接下来,该是构建盘整区间,那么,从10/23到发帖的12/19,可以看做是盘整区间的第一段……
而在30分钟线上,6月2日至10月23日是典型的“下跌+盘整+下跌”,是三种完成的走势类型的连接,好好把这里面的区别理解,才算有点真明白。
学了中枢,再看【下跌+盘整+下跌】模型,我的理解,其实可以把它并入,有2个本级中枢的趋势里……
通常,较大级别K线图上,比如30分钟以上,走出2个中枢的趋势,可以随时结束而完美……
当然,这个中枢,理论上,也可以无数个,某些极端走势,就不止2个本级中枢,只是,大多数情况下,走出2个本级中枢以后,通常会走出底背一买的……
缠师在16课给的【下跌+盘整+下跌】模型,是在还没深入讲解中枢概念前,先给大家一个简单,好用的模型,让大家,先把小钱,赚起来再说……
所以,【下跌+盘整+下跌】模型里,中间的“盘整”,可以认为是构成了一个本级中枢……
通常,在第一段下跌之前,顶部那里,应该还有一个中枢,就是前一个上涨趋势末期的顶部中枢,通常是和下跌趋势开端纠缠在一起的,也是后来,被缠师称为“中阴”部分的,也算一个本级别中枢……
这样,上面顶部一个本级中枢,加上,【下跌+盘整+下跌】模型里,中间“盘整”这个中枢,就有了2个中枢……
而有了2个中枢的趋势,是随时可以结束而完美的……
这也是,缠师早早就把这个模型,教给大家的原因,因为这个模型,通常,都能抓到底背一买,确实是好用,又高效的方法……
所以,把这个模型,学好,用好,级别放大一些,大多数情况,是足以应对的……
随着,对理论学习的不断深入,见的走势图多了,交易的多了,用实际盈亏堆出来的,所谓盘感,渐渐,也就自己生发出来了,所以,不要着急,慢慢来……
回复6-2
2006-12-25-15:49:21
请问禅女:1.在前面所说的“下跌+盘整+下跌”法则中,如果前面是一个大的上涨,这在上一级别也构成了盘整。这种情况该怎么分析啊?2.你在前面分析个股的时候常用不同级别的压力线,支持线来分析,这种技术,你什么时候能教教我们啊?3.你会解《道德经》吗?
缠中说禅2006-12-25-20:32
1.“下跌+盘整+下跌”不算什么法则,只是一种比较有用的形态,高级别盘整,低级别出现“下跌+盘整+下跌”的情况很常见,这就是一种,技术分析上,最愿意见到的情况,不同级别综合一起,得到的结论更准确。具体以后会说到的。
三级联立,综合在一起看,准确率更高,比如后面有一课,缠师就讲到了,如何安全地操作反弹,就是三级联立的典范……
等细读到那课时,再好好研究,这里简单说的话,就是,相对大级别的底背一买,比如30分钟以上级别的,至少可以确保走出一个本级别中枢……
而,本级别中枢,至少由三段次级别走势构建……
又因为,第三段次级别走势,并不必然要创新高(这里,用下跌趋势底背一买来举例),因为这个本级中枢,完全可以是个盘整走势类型……
所以,最为安全,最被理论确保的反弹操作,就是次级别第一段上涨走势,可以说,必然盈利……
这就是,不同级别,综合在一起,进行操作的内在逻辑了,有大级别走势的加持护航,在低级别上的操作,安全系数,会大大提高……
2.学会现在的,那些都很简单了。
意思是,学会缠论,其他技术分析理论和方法,可以仅仅作为辅助了,其实,也只是为了证明,缠论的有效性而已……
3.以后会的,把论语说了,然后是易经,还有中医,把这些说了,大概能轮到它了;
把缠师,教你炒股票的内容,都细读完,先把钱赚起来,有了稳定盈利,在经济上,人格上,更为独立和坚强了,会再去好好读缠师的论语,以及他给世人留下的,其他宝贵的文字和思想……
生有涯,学无涯,有幸遇到缠师,后半生,会非常充实……
回复6-3
2006-12-25-20:27:12
可是深圳综指K线,的确发生了背驰了啊,对吗?
缠中说禅2006-12-25-20:36
首先把级别明确,站在日线的角度,并没有什么背弛,因为根本就没有可比较的趋势。
日线上,从盘整区间(上图红色区域),挣脱出来,往上走的这段,截止发帖时间,2006/12/25,还没走出一个趋势,所以,还不到谈论背驰问题的时候……
当然,在5分钟图上,你会找到不少背弛后调整的情况。
好好想想作业二:2、背驰是两相邻同向趋势间,后者比前者的走势力度减弱,所造成的,如果用均线或MACD等判断其力度,一定要在同级别的图上吗?同级别的MACD红绿柱子背驰,一定反映某级别趋势间,出现背驰吗?是相应级别的趋势出现背驰吗?
缠师在给出四个作业后,在后面的课程里,明确给出答案的,是作业一,和作业三,这里提到的作业二,并没在课程里,直接回答……
但后面,有一课,是专门讲用MACD辅助判断背驰的,课后回复里,有提到类似的问题,相当于做了解答……
如果用均线或MACD等判断力度,不一定,要在同级别的图上……
因为,有时同级别图,红绿柱好多堆,要想做比较,需要把好多堆加在一起,不太方便,就做不到直接“肉眼可见”了……
所以,完全可以去高级别图,往往,高级别图上,就前后2堆面积,直接拿来比较,就可以了,方便,直接……
未完,待续
17课的课后回复,下篇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