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22课
本篇细读,依据原新浪博客“缠中说禅”,“教你炒股票”系列博文,第22课,【将8亿的大米装到5个庄家的肚里】,课后回复……
2007-01-12 16:39:58
缠MM:关于中枢还是有些不明白。盘整中的中枢,好明白,有点象N字形。但如果是次级别上涨+盘整+上涨是否就构成本级别上涨中枢?举个极端的例子,比如1分钟级别上:连续3分钟构成的k线分别是5-5.1元、5.1元、5.1-5.2元,那么是否意味着就构成5分钟级别的中枢,该中枢[ZD,ZG]仅是5.1元这个点位?
此时,还没引入后面课程的线段概念,后期课程里,缠师为了消除1分钟K线图的噪音,就是那种大起大落,看起来,奇奇怪怪的K线图,为大家设计了“线段”,这一,相对比较机械,但便于理解的分析工具……
在后期课程里,缠师规定,最低级别中枢,也就是1分钟级别中枢,由1分钟K线图上,至少三段,符合线段定义的线段,重叠而成……
有了1分钟级别中枢,就可以由此,定义1分钟级别走势类型,再由三段走完的,1分钟级别走势类型,来定义5分钟级别中枢,依次类推上去……
推测,这很可能是因为,在后期,缠师被缠友们,问得,确实有点不厌其烦了……
因为,最开始,缠师给的中枢定义,是三段次级别走势重叠……
而次级别,可以无限小,甚至,可以就是,一笔交易……
但为了有操作上的实际意义,缠师说,一般人,没必要按笔操作,虽然他自己,当年,是看盘口每一笔交易的……
但,仅就普通人来说,就停在1分钟K线图上,足矣……
1分钟级别中枢定义,就是三根K线重叠,这在前面课程里,都是很明确的……
只是到了后面,可能学缠论的人,越来越多,基础水平,也参差不齐,太多人,弄不明白,啥叫“次级别”……
问的多了,缠师干脆,弄出一个“懒人路线图”,设计个“线段”,硬性规定,死死板板的,也别要求啥盘感了,就机械画图吧……
顶分型,底分型,总会吧……
顶底连成一笔,总会吧……
三笔,构成一个线段,总会吧……
然后三个线段,组成最低级别中枢,没问题吧……
然后,从这个,再机械,逐级画上去,这下,总归没人,再问,啥叫“次级别”了……
但这,并不能否定前期课程里,缠师最初,对“中枢”的定义……
反倒,我个人觉得,那个,才是缠论,最原汁原味的,最本源的定义……
缠师在写课程之前,凭借它,从20万本金,积累数十亿身家,有效性,完备性,是得到十多年实战验证的……
如果能真正理解,缠师最初给的,“三段次级别走势,构建本级别中枢”,这个定义,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的话……
那我觉得,就可以,不必拘泥于后期课程的,笔,线段……
缠中说禅2007-01-12 16:54:09
不对,首先,没有什么上涨中枢的概念。上涨有两个中枢,你说什么是上涨中枢?当然,可以说是,回调形成的中枢,也可以说,回升形成的中枢,但这都只是为了形象,不是精确的概念。你说的例子,只形成一个1分钟中枢的延续。
一个完整的,本级别上涨趋势,至少有2个本级中枢……
一个中枢,由三段次级别组成……
只是,如果当前走势是上涨的话,构成本级中枢的,次级别第一段走势,从下跌走势开始……
且,两段向下的次级别走势,有重叠,才算构成了本级别中枢……
如果,两段向下的次级别走势,没有重叠,那就说明,没有形成本级别中枢,上涨趋势,仍在次级别上延续着……
同理,如果当前走势是下跌的话,构成本级中枢的,次级别第一段走势,则从上涨走势开始……
另外,缠MM在17章“走势终完美”中,提到600497驰宏锌锗,在2005年7月27日到10月25日期间,有2个中枢,不知如何界定这两个中枢,本人怎么看,都好像都只有一个中枢,请缠MM明示2个中枢具体划分日期!
这个问题本ID不准备回答,为什么?首先,请你把中枢的数学公式,自己搞清楚,否则,回答了一个具体的,还有其他具体的,不如把抽象的公式搞清楚,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注意,中枢有三种运动:延续、扩展、新生。要搞清楚。
日线图上,黄色标注的,是日线级别中枢……
从2005年7月27日,到10月25日,这轮日线级别上涨趋势内部,有2个日线级别中枢……
但,如果严格按照“中枢扩张”定义,日线第一个中枢三买点,冲高之后的,回调走势低点,是碰到了,下面,第一个中枢的波动高点的……
这就形成了“中枢扩张”,也就是,日线中枢,升级为周线中枢,也就是图上紫色标准的地方……
2007-01-12 16:42:17
我觉得id理论的一个精华,就是对股票的走势,进行了数学分解,其中湿吻和盘整,对于任何走势,都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
一直想找机会咨询的就是:由于坐标刻度的关系,一定时间段,在不放大,也不缩小的,图形界面上观察,就是,例如,上下三角形那样,连续的盘整走势,(5和10均线,可以看到,分开的很清楚),如果接下来,经过一波大幅的上涨,或者下跌走势,那麽,在接下来的界面,至少在视觉上来看,好像已经是多条均线湿吻的意思;
所以,可不可以这么理解,湿吻与盘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分,是否粘合,只是一种坐标刻度的关系,而并不是,一定要强调,均线数值相等。
因为最初课程,在没引入“中枢”概念前,缠师用“湿吻”来类比……
想必是,缠师担心,一上来,就“中枢”,怕大家更蒙圈了……
所以,用“湿吻”,“女上位”等,这样香艳的字眼,先把大家兴趣,调动起来,也真是,用心良苦了……
但,紧接着,就引入了,真正的“中枢”定义,而且,给了数学公式……
至此,缠论“中枢”概念,完全已经取代之前“湿吻”,这种偏比喻的说法……
只要正确理解“中枢”,并由中枢数量,定义走势类型,就不会再纠结,“湿吻”和“盘整”,有什么区分了……
只有一个中枢的,就是盘整……
二个以上的,即为趋势……
缠中说禅2007-01-12 16:55:49
均线的湿吻,只是中枢运动产生的现象,不是最本质的原因。先把最基础的中枢概念,以及其运动方式,搞清楚,这才是关键。
你看,缠师也说吧,先把最基础的中枢概念,搞清楚,这是关键……
另外,一定要反复体会,走势必完美的原理,这是最重要的基础。
再次,强调,缠论的,最最重要的原理基础,“走势必完美”……
未完,待续
22课,课后回复,下篇继续……
有问题,请留言,有时间,一定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