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27课
教你炒股票第27课,
《盘整背驰与历史性底部》,
发表时间,
2007-02-02-15:11:27……
背驰肯定不会在第一个中枢后
趋势,一定有至少两个同级别中枢,对于背驰来说,肯定不会发生在第一个中枢之后,肯定是至少是第二个中枢之后,对于那种延伸的趋势来说,很有可能在发生第100个中枢以后才背驰,当然,这种情况,一般来说,一百年见不到几次。
抓买点时,要时刻记住这句话,
当前下跌趋势,
如果只出现本级别一个中枢,
或者,只出现一段横盘,
或者,只在一个区间,
出现湿吻缠绕……
那当下的低点,不是买点……
至少,不是本级别一买……
这也是缠师总告诫,
不要轻易抄底……
不要见到新低,就抄底……
如果尚未来到本级别真正背驰点,
那只能是,跌了又跌,
没有底,只有低……
一定要有耐心……
等第二个中枢走出来,
再做买入准备……
日线以上第二个中枢后,90%背驰
第二个中枢后就产生背驰的情况,一般占了绝大多数的情况,特别在日线以上的级别,这种就几乎达到90%以上,因此,如果一个日线以上级别的第二个中枢,就要密切注意背驰的出现。
这也是为什么,
买点级别越大,
确定性越高……
尤其是建仓初始,
级别大一些,
安全性,就高一些……
小级别第二个中枢后背驰,比例小一点
而在小级别中,例如1分钟的情况下,这种比例要小一点,但也是占大多数。一般4、5个中枢以后才出现背驰的,都相当罕见了。
如果平时主要看1分钟操作,
那就多个“心眼”,
不要一根筋认为,
走出2个中枢后的新低,
就是买点,就进入……
还是要谨慎些……
如果“感觉”不太好,
宁可等一等……
做不好一买,
可以做二买,
因为,1分钟级别上,
在行情极端时,
是存在,走出大于2个中枢的,
下跌趋势的……
小级别的盘整背驰,意义都不太大
如果在第一个中枢就出现背驰,那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背驰,只能算是盘整背驰,其真正的技术含义,其实就是一个企图脱离中枢的运动,由于力度有限,被阻止而出现回到中枢里。一般来说,小级别的盘整背驰,意义都不太大,而且必须结合其位置,如果是高位,那风险就更大了,往往是刀口舔血的活动。
小于30分钟级别的盘背,
操作意义不大……
尤其是已经处于本级高位,
就要从根上,
杜绝做反弹买点的想法……
本级别已经高位的,
最好的方法,是利润兑现,
及时抽身,找新票……
多数二、三买,是由盘背构成
但如果是低位,那意义就不同了,因为多数的第二、三类买点,其实都是由盘整背驰构成的,而第一类买点,多数由趋势的背驰构成。
二买,三买,多是盘背买点……
所以,如果主做二买,三买的,
就要好好掌握,
如何准确判别盘背……
二、三买一般都有三段走势
一般来说,第二、三类的买点,都有一个三段的走势,第三段往往都破点第一段的极限位置,从而形成盘整背驰;
如果主要做,
热股大涨后的“低吸”,
就要特别学会看“三段式”……
所谓ABC三段……
此前一波上涨,顶背高点出来后,
随后就会走A段,
此时不要着急……
耐心等C段走出来,
再考虑“低吸”上车……
两个盘整,也是可以比较力度的
注意,这里是把第一、三段看成两个走势类型之间的比较,这和趋势背驰里的情况有点不同,这两个走势类型是否一定是趋势,都问题不大,两个盘整在盘整背驰中也是可以比较力度的。
背驰段定义
这里,先补充一个定义,就是在某级别的某类型走势,如果构成背驰或盘整背驰,就把这段走势类型称为某级别的背驰段。
周线级别以上的盘背,往往历史大底
盘整背驰最有用的,就是用在大级别上,特别是至少周线级别以上的,这种盘整背驰所发现的,往往就是历史性的大底部。配合MACD,这种背驰是很容易判断的。
盘背的操作意义,
更多体现在大级别上,
这里缠师给的级别是,
至少周线级别以上……
因为大级别,要走出趋势背驰,
真是“猴年马月”了,
所以,看大级别图,
盘整背驰,就已经很有意义了……
换言之,级别过小,
盘背买点的安全性,确定性,
就要相应降低……
自己操作时,要提前想好,
一旦走势与预期不符,
后续应对措施是什么,
能否全身而退……
牛股的底部
这种例子太多,例如000002,谁都知道该股是大牛股,但这牛股的底部,如果学了本ID的理论,是谁都可以发现的。请看该股的季线图,也就是三个月当成一个K线的图。1993年第一季度的36.7元下跌到1996年的第一季度的3.2元,构成第一段,刚好前后13季度,一个神奇数字;1996年的第一季度然后到2001年第三季度的15.99元,构成第二段,一个典型的三角形,中枢的第二段出现三角形的情况很常见,前后23季度,和21的神气(奇)数字相差不大;2001年第三季度下跌到2005年的第三季度的3.12元,前后刚好17周(季度),神奇数字34的一半,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
原文里,“前后刚好17周”,
想必为笔误,应为“17季度”,
因为说的是季线图,
对应第一段的“13季度”……
此外,中枢第二段,
是个三角形,换言之,
走势的结束点,
并非该段走势的“最高点”,
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一段走势的结束,
完全可以不结束在,
肉眼可见的“最高点”,
或“最低点”……
而判断一段走势,
是否走完,或“完美”,
还是回到缠师给的定义,
那就是一段走势自身,
至少要有一个中枢……
按这个定义看,
中枢第二段,是结束在,
2001年第三季度的15.99,
而非1997年第二季度高点24.23,
因为当走势来到1997年第二季度时,
尚未形成自身中枢,
直到2001年第三季度,
自身中枢才形成,
也就是,走势类型才算完成……
明白这个道理,
才能更好操作盘整震荡走势……
次级别顶背减仓后,
要知道在次级别买点回补,
但回补后,不要一根筋,
就死等次级别走出新高或新低,
可以不出新高或新低的,
因为中枢形态完全可以是三角形,
且,三角形,还相当常见……
回补后的走势,
不能以此前的高点或低点为参考,
不能偷懒,要认真盯盘,
一旦发现走势力度变弱,
就要及时减仓或离场,
尤其是大级别走下跌,
当前在按“反弹”操作时,
更要加倍注意……
因为,三角形后,
会跟着走另一波下跌,
如果走的不及时,
很容易被套半山腰……
这是季线图,
留出的反应时间,当然多,
但如果是看5分钟,1分钟操作的,
稍有疏忽,大概率被套……
因为,盘中反应时间很短……
也很难提前设置点位预警,
来及时做出提醒……
这个预警点位,是没法设的,
因为,完全可以不新高(或新低)……
所以,不要在大级别走下跌时,
轻易操作小级别反弹……
未完,待续
第27课,未完,下篇继续,
有问题,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