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股票29课(回复6),首先看大级别的背驰段

缠论29课

【教你炒股票】第29课,

《转折的力度与级别》,

发表时间,

2007-02-09-15:08:08……


2007-02-12-16:07:00

缠M:您能帮忙看一下600640吗?在上周五02.09.13:45看起来有1分钟背弛,却跌停了。是需要用平均趋势力度来解释吗?谢谢。

缠中说禅2007-02-12-16:14:33

首先看大级别的背驰段

还是光看1分钟的背驰,这个问题和上面的回答是一样的,就是要首先看大级别的背驰段,然后再按区间套的方法看小级别来精确定位。

看图先从大级别看起,

如果发现大级别在走背驰段了,

意味着,接下来,

有背驰买点的操作机会,

再逐级往下看,

等待最精准的买点……


1分钟背驰,一个盘中震荡就化解

否则,一个1分钟的背驰,可能就以一个盘中的震荡就化解了。

如果大级别,正在上涨中,

从“追涨”角度,

就看是否有三买机会……

日线三买,看5分钟,

30分钟三买,看1分钟……

打板的,买点级别更小,

甚至分时图上的一个“震荡”,

买点就过了……


第三段的下跌是必然的

针对该股,如果看大级别的图,用走势必完美,就知道第三段的下跌是必然的。所以,要先看大级别,知道大级别再干什么,再看小级别。要综合、系统地看问题。

走势完美,指的是,

上涨途中,回调形成的中枢,

至少由三段次级别组成……

换言之,回试,至少2次……

从操作强势票的“低吸”模式看,

通常,第一段涨势强劲的票,

等它回调中枢第一段,

在其次级别,走出背驰时,

比如5分钟级别一买,

或1分钟级别一买,

是相对比较安全,

且确定性较高的位置……

因为,此点之后,

根据“走势完美”,其后,

必然要有一段【上】……

小散,往往抓不到第一波,

(因为,只有走出强势第一波,

此票才可能被市场“看到”,

才可能被小散们看到)……

小散如果想跟着主力,

分一杯羹,喝一口汤,

重点做此类买点,

收益相对较好……


一切走势说了算

2007-02-12-16:07:34

女王:您的联通今天走得很强,昨晚学习着缠论就开了小差:女王在联通里打仗,一定是龙争虎斗,听了“远离毒品”的告诫,作为小散我先闪了,在一旁为女王喝彩比较合适,并时刻关注30分钟走势中枢的突破,祝您成功。

缠中说禅2007-02-12-16:22:39

股票在周末是毒品,因为周末不开盘,还放不下,当然就是毒品。开盘了,股票就是股票,该怎么就怎么,一切走势说了算。

像联通这样的票,

也符合“老鸭头”模式……

小散如果在2/6的盘中低点介入,

就能吃到第二波,

已经很香了……

如果遇到像缠师这样“格局”的主力,

就更幸运了……


2007-02-12-16:14:19

请女王解答我的疑惑:我对你的理论有点困惑。趋势a-A-b-B-c,如果c段背驰,为什么一定会上升到B里面?我也知道假设不上升到B,则是下跌形成一个新的中枢,难道下跌形成一个新的中枢就不是背驰么?觉得有点循环论证逻辑的味道,用背驰说明回升到B,又用回升不到B说明不是背驰。请女王解除我的疑惑。另外想问下,女王构造如此一个投资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什么?像数学,都是有一套公理的。从一开始读这里的文章,就觉得被引入了一个基于某个基础的思维,根据这个思维,从我的视角层次看女王的思想确实非常严密。但是一直想不通这个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什么,一直存在怀疑,因为基于一个错误的基础,也可以构造出一套逻辑严密的体系。请解除我的困惑。觉得是这个基础是先验操作的经验,但是这个又是一个悖论,用基于实践的基础来证明理论,又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缠中说禅2007-02-12-16:31:52

中枢扩展、延伸,不可混淆

第一个问题,把中枢的扩展、延伸分别清楚。这两种情况是绝对不可以混淆的。前面有精确的数学公式,请找一下好好研究。

建议用全文搜索功能,

把所有涉及“中枢扩展”,

“中枢延伸”的内容,

从头到尾,通读几遍……

其实,另一个细读笔记系列,

【读缠专题】,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治疗学缠过程中的,“疑难杂症”,

疗效非常好:)


背驰就一定转折

至于背驰的问题,背驰就一定转折,这可以严格地证明。没有什么循环的,因为背驰,所以不可能产生走势的延伸,就这么简单。至于为什么,该证明是怎样的,现在还不能说。这个证明用到很高深的数学工具,一般人暂时只需要知道结果就可以。

吾辈凡夫,记住缠师结论即可,

“背驰就一定转折”……

笃信三类买点的“必然性”,

现场操作时,才不会犹疑……


需要用到测度论里很多的知识

背驰也是有精确定义的,但精确定义对一般人来说也没意义,需要用到测度论里很多的知识;

上图,是不是会让人联想到,

不同级别之间的联立关系……

大级别的一段“背驰段”,

里面包含着次级别趋势……

缠师这里提到的“测度论”,

给人很大的一个启发是,

缠论视角下的“走势图”,

并非单纯二维平面图,

而是,多层立体空间的嵌套……

比如,之前曾在群里分享过,

缠论级别之间的关系,

不妨用“扇子”,或“手风琴”,

来辅助理解……


MACD,效果至少95%以上

用MACD来辅助判断,效果至少95%以上,已经足够好了,对于一般人来说,没必要再去探讨具体的定义。

缠师教的MACD用法,

已经足够好用了,

有效程度高达95%……

如果对“中枢”,“级别”,“背驰”,

等基本概念,也理解正确的话,

有效程度,会更高……

战法无数,不如精通一招,

一招鲜,走遍天……


推荐

今天的“测度论”,
依然是数学……
学缠论,数学,
是绕不过去的“坎儿”……
与其,慨叹 雄关漫道,
不如,而今迈步从头越……
吴军在“得到”开设的专栏,
【数学通识】课……

有别于传统教科书,
通读后,会 对“数学” 这门学科,
建立起一种“熟悉感”,和“亲近感”,
类似看故事的过程里,
数学历史上,那些激动人心
震惊世人的重要理论,
变得不再那么“冷冰冰”,
而是,非常鲜活……
而最新认知科学研究证明,
人类,对越是“鲜活”的内容,
记忆,和理解,
就越为长久,和深刻……


云文全集

这门课,【云文全集】里的,

【自学资料】里,已经收集了,

感兴趣的订阅读者,可自取……


未完,待续

第29课的回复未完,下篇继续……

有问题,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