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股票35,给基础差的同学补补课(完结)

写在前面

这节课的细读,前前后后,一共写了六篇,写的很慢,写到中间的时候,产生了疑惑,反复去看缠师的原文,前后课程,对比着读,好多遍……
看图,画图,盯盘,交易,复盘……
有那么一刻,感觉到,相比此前,似乎又有所悟……
学习缠论过程中,类似的情况,发生不止一次,产生疑问,反复求解,豁然后,再读,再惑,再解,再悟……
或许,这就是学习过程中,必然经历的曲线吧,但愿它最终呈现的,是螺旋式中的上升……

缠论35课

继续细读,缠中说禅教你炒股票第35课,【给基础差的同学补补课】,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914.html
走势分解定理
显然,一个高级别的走势类型,必然就是由几个低级别的走势类型,连接而成,但不一定都是次级别的走势类型;
大级别走势类型,肯定由低级别走势类型连接,但这里的低级别,包含的走势级别范围很多,并非只包含一个级别……
例如,a+B+b,B是30分钟中枢,由3个5分钟走势类型构成,a、b是1分钟走势类型,那么a+B+b,这个30分钟走势类型,就能分解成,2个1分钟走势类型,和3个5分钟走势类型的连接。
上面的图,就是当使用1分钟K线图时,如何划分一个30分钟级别中枢……
当然,还是要强调,这里的最低级别,是分笔,而不是1分钟线段……
如果换成实际的K线图,应该长这样……
我们还可以通过拆散重分,使得一个高级别的走势类型,必然就是由几个次级别的走势类型,连接而成,由于中枢里,至少有三段次级别走势类型,所以就有了 “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二“: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
换言之,如果我们想确定一个30分钟级别走势类型,是上涨,是下跌,还是盘整……
首先,需要做的是,先找到一个30分钟级别中枢……
根据定义,我们知道,要得到一个30分钟级别中枢,需要3段5分级别走势,然后把这3段连起来,重叠区间,就是这个30分钟级别中枢的边界……
那怎么才能得到3段5分钟级别走势呢?就得先找到1段5分钟级别走势,那么,1段5分钟级别走势,怎么找?
那就得先找到1个5分钟级别中枢,就可以确定1段5分钟级别走势啦……
那怎么找到1个5分钟级别中枢呢?根据定义,我们又知道,1个5分钟级别中枢,需要3段1分钟级别走势重叠区域……
继续,那怎么找到3段1分钟级别走势呢?先找1段1分钟级别走势……
ok,那怎么找到1段1分钟级别走势?需要先找到1个1分钟级别中枢……
好,问题,解到这里,是个分水岭……
如果,你采用缠论后面的课程标准,在1分钟K线图上,按线段划分方法,确认的3段1分钟线段,来确定1分钟级别中枢……
然后由这个1分钟级别中枢,确定1分钟级别走势,然后就可以沿着上面的路径,原路返回,由此得到一个30分钟级别走势……
或者,你就采用现在课程里,缠论对1分钟中枢的定义,就是它可以由3个分笔级别上的走势重叠而成,可以按3根K线重叠,也可以按3笔重叠,其实并没有本质区别……
那么,这里,我们就姑且按照,至少3笔重叠,来确定1分钟级别中枢好了……
然后,由此1分钟级别中枢,确定1段1分钟级别走势,后面的步骤,就和上面一样了,按此前路径,原路返回求解即可……
所以,原理和方法,都是相同的,都符合缠论内核,选定一个自己用着顺手的,只要别变来变去,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不必再纠结级别问题了……
只要明白了走势类型连接运算的结合性,那就不难同时明白, “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下跌”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
其实,按照上面思维导图的思路,可以分解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
分解原则,也很简单,就是紧紧抓住缠论的灵魂——“中枢”——这一基本概念,就可以了……
因为,只要你确定了某个级别的中枢,就可以同时确定该级别的走势类型,无非两大类,要么盘整,要么趋势(上涨,下跌)……
而3个连续的,该级别走势类型,重叠区域,就是比这个级别,高一级别的中枢区间了……
而有了高一级别的中枢,那么,高一级别走势类型,也就可以同时确立了……
通过这种方法,各个级别的走势分解,就可以无限推演下去……
其实,无论哪个级别的走势分解,目的只有一个,不是为了分解而分解,我们做的所有分析,分解,画线,箭头,标记……
所有这一切,都只为了一件事,操作……
所以,尽早建立,并掌握一套,适合自己风格,资金,精力,等各项个性化需求的,某级别走势分解系统……
然后,通过这个系统,把自己设定好的级别走势,分解好,再结合背驰,找到次级别里的买卖点,就完全可以开始交易了……
选择K线图
注意,走势是客观的,而用什么级别去分析这走势,却是主观的。
用什么级别,去分析走势,是自选项,随君挑选……
如果听缠师的,小资金就选30分钟,不想累的,可以选日线,甚至周线,都可以……
根据“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下跌”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那么就意味着,按某种级别去操作,就等于,永远只处理,三种,同一级别的走势类型,及其连接。
所以,一旦确定好自己的操作级别,复杂的走势行情,就会通过分解,变得相对简单……
因为,分解完成后,在你的操作级别上,只会出现三种走势类型,甚至,再精简一些,就只有两种类型,盘整,或趋势(上涨,下跌)……
两种走势类型,是不是把握起来,就容易多了?
如果大级别上,是只有1个中枢的盘整,那就按照缠师教的,按大级别的中枢震荡方法做,也就是,在小级别上,找盘背买卖点……
震荡几次之后,按走势终完美,只有2个结局,要么出三类买卖点,要么,中枢升级……
还是上面a+B+b的例子,站在5分钟级别的角度,这里有三个走势类型的连接,站在30分钟级别的角度,就只有一个走势类型。
上图,三个红色箭头,就是5分钟级别走势,一个【下】,一个【上】,又一个【下】,把这3段连接起来,就组建了30分钟级别中枢……
站在30分钟级别角度,就只有一个走势类型,就是盘整……
级别决定操作
那么,前面反复说的,确定自己操作的级别,就是确定自己,究竟是按什么级别来分析、操作。例如,5分钟级别,上下上三段,意味着,在5分钟级别上,有2个底背驰、2个顶背驰,按买点买、卖点卖的原则,就有2次的完整操作;而按30分钟级别看,这里就没有买卖点,所以就无须操作。
如果看1分钟K线图,按5分钟级别操作,那3个1分钟线段,重叠走势里,也就是,做一个高级别中枢过程中,会有2次完整操作的机会……
因为我们知道,做一个高级别中枢,本级别走势,至少得有3段走势……
而每一段本级别走势里,仍是至少由3段次级别走势组成,当然,当级别特别小的时候,这3“段”,反映在K线图上,就不是“线段”,而是“笔”了……
例如,1分钟K线图上,它的次级别走势,我们只能按一笔来看待了,其实,就算这1分钟K线图上的一笔,如果你能看到秒K线图,里面也仍然是线段……
所以,交易到最后,缠师说,就是做线段,只不过线段级别不同而已……
上面的图,是1分钟K线图,假如这个1分钟线段,第一段的起点,是某个大级别,比如30分钟级别的,背驰第一类买点,那1分钟的第一个向上段,就是绝对安全的……
至少,可以确保回到,此前下跌途中的,最后一个本级别中枢里……
做线段的好处是,因为线段至少由3笔组成,如果你是从第一笔的起点开仓,那经过中间一笔的调整后,后面还至少会有,和第一笔同向的一笔走势,供你观察,是否有背驰迹象……
如果有背驰,一定先出来,没有背驰,就拿着,直到背驰出现,所以,为什么,缠师那么强调节奏,这就是节奏……
一定要踩在真正的买卖点上,无论是一买,二买,还是三买,但一定得是买点……
而且级别要足够大,大到完全符合交易规则,大到让你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操作级别不能过低
从纯理论的角度,操作级别越低,相应的效率越高,但实际操作级别,是不可能随意低的,而究竟按什么级别来分析、操作,和你的资金等具体条件相关。
级别越低,买卖点越多,从理论上,可交易的机会就越多,就像上面图里,如果看1分钟K线图,做5分钟级别走势……
2个交易日,2次完整操作,买点出现时间,都在尾盘,第一个卖点时间,出现在隔日早盘……
第二个卖点时间,虽然和第二个买点时间,属于同一个交易日,但如果之前有底仓,这个卖出是可以不受限,即便当天卖不出,周一开市,还可以择高出掉……
以上两次完整操作,基本可以做到日内交易……
但这属于比较理想的情况,虽然这就是大盘最新的走势行情,但可能现实中大多数情况,如果操作级别过低,比如就1分钟吧,还是存在弊端的……
例如,T+1的情况下,按1分钟以下级别的操作,就面临着不能顺利兑现的风险,而系统的操作,要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考虑其中,因此完全按1分钟以下级别的操作,是不可能的,除非是T+0。
如果,想做1分钟级别,那就想想,哪些交易品种,是T+0的,自己的资金,是否适合,时间,精力,是否匹配……
此外,级别越小,平均的买卖点间波幅,也越小,因此,那些太小的级别,不足以让交易成本、交易误差,等相对买卖点间波幅,足够小,这样的操作,从长期的角度看,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市面上,可供你选择的,T+0品种,参照上面的标准,也就是,交易成本、交易误差,相比你的级别买卖点间的振幅区间,还要大……
换言之,你的利润区间,在考虑必要的操作误差情况下,不足以覆盖交易成本,那就不要参与,否则,无异于只是贡献税费,没有实际利润……
所谓的交易误差,可以包括很多,例如你看见买点,到你实际操作完成,必然有一个时间差,因此也就有了价位上的差别,这对于大级别无所谓,但对特小级别,那就需要特别精确,而这是不可能长期达到的。
现场既视感,有时,就在你定睛屏幕,敲击键盘,移动鼠标,二次确认,等等瞬间,价格就急速变化了,车开走了,就,走了……
所以,小级别,能精准踩在买卖点上,真的堪比微创手术的精细化操作,如果想挑战,没捷径,一个字,“练”……
不参与的行情
因此,根据各种情况,你就可以相应定好自己的操作级别,这样就可以按照相应的级别分析、操作。也就是说,一旦该级别出现买卖点,你必须进入或退出。
新手,先看30分钟K线图,分析图上当前走势,是什么类型,处在哪个阶段……
如果我们的票,在30分钟图上,马上要出第一类买点,或已经出来一买,正在出二买,或一买二买都出完了,中枢也构建完成了,但还有三买可以等待……
那这样的票,都可以进入我们的股票池,设好预警价格,或就盯盘好了,全神贯注,捕捉这些潜在的买点……
也就是说,在你的操作级别上,你是不参与任何调整,或下跌走势类型的。
如果,看的票,30分钟图上,已经走出第一类卖点,或第二类卖点,甚至第三类卖点,都出完了,那这样的票,如果是听从缠师的建议,可以直接pass掉了,接着翻下一支……
因为,缠师说了,不要参与主操作级别的,任何调整,或下跌走势……
当然,如果选中的交易品种,是双边市场,那这条标准可以修改为,不要参与本级别的任何调整走势……
因为,如果是A股,只能通过做多,来盈利,所以,下跌行情,是没操作机会的,尤其是对于没有底仓的小资金来说……
但,如果是双边市场,那下跌行情,可以通过做空,来盈利,因此,也同样具有盈利机会……
如果选中的品种,在30分钟图上,马上要出第一类卖点了,或已经出一卖,但二卖还没出,或一卖,二卖,都出了,但三卖还有机会,那同样可以盯住,做好预警,随时准备开仓……
有人曾问本ID,为什么2001年后,四年都不看股票,那很简单,就因为在本ID的操作级别上出现卖点,所以就全部退出,等有相应买点再说。
次级别的部分操作
制定了相应级别,是否按照次级别以下,进行部分操作,那是操作风格问题,而实际上,是应该安排这种操作的,特别当进入一个,你的操作级别的次级别盘整或下跌,这是你可以忍受的最大级别非上涨走势,当然要操作一下,来降低自己的成本。
如果选好的品种,在30分钟上,即将走出第一类买点,且对自己判断背驰的水平,比较有信心的话……
那1分钟K线图上的,三个【上】、【下】、【上】线段走势,是完全可以操作的……
最理想状态,就是看,能否,通过底部中枢的构建过程,以及后续可能的延伸震荡过程,通过操作,逐步把自己的投入本金,先赚出来,或至少一多半……
这样,等到出三买的时候,你的仓位数量维持不变,但开仓成本,已经大为降低,理想情况,是本金已经取回,或者,至少已经拿回一半投入了……
剩下的利润,留在仓里,也不要再追加了,就用这些,接着参与接下来的盘整……
通常,这里会至少再走3个1分钟线段的,构建一个盘整中枢……
盘整后,最终能否再走出上涨C段,不预测,出来了,就准备在第一类卖点,全部清仓走人……
没有出来,也不赔钱,还有利润,在中枢震荡的盘背顶点,出货以后,发现最终出来第三类卖点了……
如果是股票,此时应该走人了,去找其他30分钟图上,正在酝酿三买的票……
如果是可以开空的品种,那在第三类卖点处,还可以再开张空单,把次级别里的下跌段做完……
操作的立体性
如果你的操作级别很大,那么其次级别的次级别,也可以用来部分操作的。这样,整个操作就有一定的立体性,从而更降低其风险,也就是,能进行,把成本降低,这唯一能降低风险的活动,只有当成本为0时,才算真正脱离风险。
我们参与,主操作级别的次级别盘整,或下跌走势,更大的目的,倒还不是为了盈利,最主要的目标,或首要目标,是为了降低成本……
只有尽量,尽快,把开仓成本洗出来,把交易本金洗出来,把原始投入洗出来,只有那时,我们才算,真正脱离了风险……
然后,拿着从市场那里,赚来的钱,再参与交易,此时,就可以说是,零风险了……
但在此之前,我们永远无法做到高枕无忧,随时有被吃掉的可能……
所谓,心态的平衡,所谓,宠辱不惊,所谓,闲看云起,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个必要前提,就是,我们现在投入的,都不是我们自己的钱,都是白来的……
虽然存在不同的心智账户,但,毕竟,一笔无成本的资金,和一笔本来是用来买房的资金,这两种资金,给人的交易心理,带来的压力和影响,可谓天壤之别……
买卖点级别定理
根据“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很容易就证明“缠中说禅买卖点级别定理”:大级别的买卖点,必然是次级别以下某一级别的买卖点。
大级别的买卖点,不一定就是次级别的买卖点,在这个例子里,b可以是1分钟级别的,就不是30分钟级别的次级别了。所以只能说是次级别以下,某一级别的买卖点。
操作级别定在30分钟的话,最好直接去1分钟图里,找背驰买点……
虽然,1分钟,不是严格意义上,30分钟级别的次级别,但K线图本身,就不严格,所以不必拘泥这个,可以直接去看1分钟K线图,因为,可以看到更多细节……
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一个1分钟的背驰,就会引发大级别下跌的原因。在最规范的走势中,该大级别的买卖点,刚好是下面所有级别的买卖点。当然,这还是一个很粗糙的定理,在以后的课程里,还有更精细的,这以后再说了。
多级别共振,因为,无论多大级别的走势,都要从最小级别开始,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千里之堤,也是从第一个蚁穴那个小窟窿开始……
如果,某个1分钟级别的背驰买点,或卖点,恰好是大级别的背驰段的背驰段的背驰段……
那套到最后,所有级别走势的起点,都要最终落实到一个一分钟级别的买卖点上,甚至,就像缠师说的,就是落在某一笔成交上……
然后,由这一笔,逐渐发展演化为一场,可能是史诗级的大行情……
如果我辈有幸,身处当前这种,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之中,或许,有机会亲眼目睹,历史的诞生……

35课回复

缠师补充
注意,任何一次失误,都要马上总结,不能连续失误再调整。如果真的出现连续失误,那就是你的方法有很大问题,必须改进,好好想好再操作。
错了第一次,就要总结,很可能不是最后一次,但即便如此,每一次失误,都要当做第一次那样,用震惊,痛苦,悔恨的心态,去反思,整理,分析,甚至发誓……
当然,发誓,很可能没用,因为人的思维偏差,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克服的,更何况是一些,大脑进化中的bug……
其实也不一定就是bug,那些惯性思维,很可能在远古时代,救过咱祖先的命,否则这些基因,也不会被遗传保留下来……
但,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尤其是交易市场,和以前的非洲草原,太不一样了,我们的祖辈,不必处理当前,我们必须要处理的问题……
修炼,反复修炼,用迭代进化的方式,来快速纠正自己的思维偏差,这是成为好的,职业的,能赚钱的,且稳定赚钱的,交易员,唯一可行之路……
操作方法的问题无非几种:参与过小级别的操作、没有按买卖点操作,参与过于频繁、对图形判断不熟练、有盲点、乱听消息等等。先把问题找出来,究竟是什么问题;注意,失误的原因,永远与市场无关,找原因,只能找自己的原因。
以上这些问题,一一自检,犯过的,写下来,真实面对自己的内心,操作动机是什么,最好把当时的交易记录,截图,放进笔记里,隔三差五,就拿出来警醒自己……
答疑1
2007-03-12 15:39:49:请问,如果一段向上的走势,某天,因除权,而产生一个向下的跳空缺口,接下来形成一个中枢,这个中枢的第一段,应该从哪算起,是否应把缺口处当作第一段?
缠中说禅:
缺口没什么特别的,你可以把除权缺口,当成最低级别的下跌,新的中枢,和一般下跌时形成新中枢的处理是一样。然后一切都按中枢的定义来看。
下跌中的中枢,第一段是向【上】的线段……
有些缺口,就在原来的中枢,下面不远处,这样,同样可以按第三类卖点来操作,特别那种假填权,骗人进来的行情,一下就能发现。
缠师因为见的太多了,识别骗线,对他来说,觉得很容易……
经验少的,还是严格按定义来,看不好的时候,就不操作,或小小的仓位操作,不要频繁试探……
操作太过频繁,是上面缠师提到的,几类最容易犯的问题之一……
答疑2
2007-03-12 15:31:13:我用你的方法,去研究周线三买,然后加了个量能突破,发现很好用。谢谢您,今天平均收益 8%。是我今年最强的一次了!
缠中说禅:
请继续努力,这只是开头,另外,会买还要会卖,这样才能逐步形成操作的节奏,慢慢就有感觉了。关键是能长期坚持下去,不断总结提高。
会买,还要会卖,在自己的级别里,看到买点,要敢于开仓下单……
同样,看到卖点了,也不能犹豫,或留恋,心存侥幸,都要不得,尤其,做的级别偏小的,比如1分钟,5分钟,更是如此,卖点出来,平仓动作,一定得果断……
节奏对了,后面的每一步,都容易对,一步错了,需要好几步,去纠正,有时纠正不好,心态会坏,心态一坏,就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了……
答疑3
2007-03-12 16:26:39:你说的那种奔走型向上是什么意思?
缠中说禅:
奔走型向上,就是第二段特别高,第三段跌破一点第一段高点那种。

本节完成

缠中说禅教你炒股票35,【给基础差的同学补补课】,课文原文,包括课后回复,都读完了……
下篇,打算细读缠中说禅教你炒股票第53课,【三个买卖点的再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