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56课
【教你炒股票】第56课,
《530印花税当日行情图解》,
发表时间2007-05-30-22:49:1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awo.html
本来不想说股票的,但知道现在说其他,大多数人也反应迟钝,被股票所迷惑了,所以还不如将错就错,就继续股票一把,说说昨天这530印花税当日行情如何去当下地分析。本来这个问题十分简单,而且本ID一大早7点不到就发帖子提醒要在第二、三卖点把仓位减掉,很高兴看到不少人都能发现9点48那第二类卖点。
注意,为什么同时强调第三类卖点,因为有些特别弱的股票,可能就是一个第三类卖点,大盘的走势是一个平均走势,而且当天比很多个股都强,所以大盘是第二类卖点,并不意味着个股是第二类卖点。
有些特别弱的票,在突发利空情况下,
二卖机会都没有,只有三卖……
比如,直接跌停,那如果有翘板迹象,
一旦走出【上-下-上】,且力竭,
马上走,即便距离顶部,已经很远,
该走,还是要走……
其实,只要不追高,问题不大,
就怕打板买入的,吃跌停,
当天走不了,第二天继续跌停,
那就比较惨了……
很多人大概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本ID的理论中要有三类卖点,其实,第二类卖点除了在小级别转大级别上比第一类卖点优越,在一些特殊的突发情况下,就是最佳的卖点。例如这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卖的作用体现在,小转大,
一卖位置,看不出背驰,所以没走,
但下来之后,再上冲,次级别力竭时,
还是没能升破一卖位置,那就是二卖,
必须先走……
再就是,突然利空,顶部急跌,
那后续的上冲反弹高点,即二卖,
就是最佳逃命时机……
因为529那天,虽然30分钟明显进入背驰段,但由于当天尾盘是高收的,所以用区间套定理并不能确认当时就是背驰了,毕竟还有第二天的走势。而晚上的突发消息,使得这个背驰被立刻确认,这时候,第一类卖点已经不可能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那么,唯一可以进行操作的,只能是第二或第三类卖点。这,在开盘前就可以有一个确定,也就是说,一旦大幅度低开,现实的、能被理论完全保证的卖点就是第二类或第三类卖点。
一旦大幅度低开,现实的、
能被理论完全保证的卖点,
就是第二类或第三类卖点……
一旦持仓股开盘急跌,马上要想着,
在反弹冲高的背驰点,先出来……
上图就是昨天走势的1分钟图。缺口,被看成最低级别的,而1分钟以下级别,在1分钟图上,被看成没有内部结构的线段,所以缺口和1分钟以下级别在1分钟图上是同级别的。图上绿尖头都指着两个1分钟以下级别的分界点,两相邻绿箭头之间都是1分钟以下级别的走势类型。其中B段,看似要形成3个1分钟的中枢,但由于每一个的第三段其实都是向下倾斜下去的,其实都是第二段向下的一部分,不能算是形成中枢。昨天走势其实就这么简单,就是5个1分钟以下走势类型的组合。
通过这张原图,可以发现,缠师盘面,
MACD参数是(24,52,9),
而不是默认的(12,26,9),
比默认参数大了一倍……
均线则是(5,10,17,35,70,120)……
无法确定,平时缠师看盘,就用这个,
还是像缠师以前说的,他写课用图,
就是随便找台电脑,是什么设置,
拿来就用,也不会改……
可能,缠师功力,已经裸眼裸K,
因为毕竟,指标终归都是辅助,
唯有结构,是不变的……
所以,我们自己日常操盘,
或许也不必太过纠结参数设置,
与其花钱买指标,不如好好学结构……
上图B段是个下跌线段,内部有貌似,
【上-下-上】三段,但第三【上】太弱,
所以,缠师不认为它们能构成1分中枢,
所以,整个B段,仍是低于1F级别走势……
和A段,C段,都是1F级别的次级别……
显然,这第一段的1分钟以下级别走势类型是以向下缺口的形成构成的,根据第二类卖点的定义,就知道,一旦一个1分钟以下级别的向上过程不能创新高或背驰,都将构成第二类卖点。因此,当图中A段走势出现时,一个构成第二类卖点的走势就当下地形成中。
本级别二卖,就是次级别反弹,
不破前高,或破前高但背驰……
所谓“次级别”,就可按“线段”处理,
尤其是小级别K线图,比如1F,或5F……
有人可能有疑问,那怎么知道这A段一定构成第二类卖点而不是直接创新高强烈上升,这很简单,具体的方法和区间套定理是一样的,就是看A段的内部结构,一旦内部出现背驰而当时位置没创新高或与前面走势产生盘整顶背驰,那么就一定是第二类卖点。在昨天的具体走势中,A段在内部出现上下上的内部结构时,其中的第二段向上明显出现背驰走势,这可以成交量,或从第一个红箭头所指的MACD绿柱子与后面红柱子绝对值大小比较辅助判断。因此,这个第二类卖点,可以用理论完全明确地确认,一点含糊的地方都不会有。如果当时当下不能明白,那就要抓紧学习了,因为这个问题确实太简单了。
缠师原图,均线太多,看不清,
换成裸k图,再看一下……
所以,比较背驰,有多种方法,
看成交量,价格新高但量柱萎缩,
MACD柱子高度绝对值,可以进行比较,
即使一个是绿柱高度,另一个是红柱高度,
都可以放在一起比较……
第二类卖点后,从第二绿箭头开始的B段走势,其力度就要和缺口那一段来对比,比较MACD上两个红箭头指的绿柱子面积,注意,第二个要把前面的三个小绿柱子面积也加上,可以看出,即使这个,后者的力度也不大过前者,由此就知道,B段构成了盘整背驰,也就是后面的反弹一定回到第一个绿箭头位置之上。
B段相比跳空缺口盘背,
那此后的反弹C段,就能确保,
至少碰到A段起点……
当然,这样的图像,在1F图上,
没有什么操作价值,
但同样的形态,如果出现在30分,
其实就已经具备很好的操作空间了……
按中枢理论,如果把跳空缺口,
看做中枢进入段,那A段是中枢第一段,
B段是中枢第二段,C段是第三段,
如果B段相比进入段,是盘背,
就意味着,C段必然摸到A段起点,
换言之,ABC三段必然重叠,
也就是,本级别中枢,必然形成……
从操作确定性来说,在相对大级别图上,
操作C段反弹,就是得到理论保证的……
它能确保的利润空间,就是,
至少能摸到进入段最低点……
至于怎么看B段,相比进入段,盘背,
则有很多种方法……
虽然上图,B段绿柱面积加起来,
并非肉眼可见,比进入段绿柱面积小,
但至少绿柱高度,是缩短的,
而绿柱高度,也是比较背驰指标之一……
(注意,这里是1分钟以下级别的力度对比,只需要比较柱子面积,如果是1分钟级别的,就要同时考虑黄白线回抽0轴的情况。)
比较次级别背驰,用面积,
比较本级别背驰,用黄白线……
而后面C段的走势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外,C段的高点,用C段下方对应的MACD柱子高度对比不难用背驰的方法判断。由此,ABC三段就有了重叠,因此就构成了一个1分钟的中枢,区间在4087到4122点。这就成了直到后面、包括明天走势的最关键地方,究竟是中枢震荡,还是形成第三类买卖点,进而构成更大中枢或趋势,都以此为基准。而这是被理论所当下严格保证,毫无可以含糊的地方。
本课,未完
下篇继续,有问题,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