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股票56,530印花税当日行情图解(2)

缠论56课

本篇细读,原文出自“缠中说禅”教你炒股票56课,【530印花税当日行情图解】,此为第二篇细读笔记……

A段分析

显然,这第一段的1分钟以下级别走势类型,是以向下缺口的形成,构成的,根据第二类卖点的定义,就知道,一旦一个1分钟以下级别的向上过程,不能创新高,或背驰,都将构成第二类卖点。因此,当图中A段走势出现时,一个构成第二类卖点的走势,就当下地形成中。

A段内部,两段次级别上涨,第二段力度弱于第一段,所以,走到4275时,A段出现顶背,这个点位,没有突破开盘前的4335……

根据缠论第二类卖点定义,就可以当下确认,4275,就是二卖……

有人可能有疑问,那怎么知道这A段,一定构成第二类卖点,而不是直接创新高,强烈上升,这很简单,具体的方法,和区间套定理是一样的,就是看A段的内部结构,一旦内部出现背驰,而当时位置没创新高,或与前面走势,产生盘整顶背驰,那么就一定是第二类卖点。

缠师讲解的非常清楚,请配合上面的图,好好理解……

在昨天的具体走势中,A段在内部,出现上下上的内部结构时,其中的第二段向上,明显出现背驰走势,这可以成交量,或从第一个红箭头所指的MACD绿柱子,与后面红柱子,绝对值大小比较,辅助判断。

A段内部第二段上涨,价格新高,但对应的成交量,相对应A段内部第一段上涨的成交量,已经萎缩……

此外,A段内部第二段上涨,从它自己这段整体成交量来看,基本持平或近似的成交量,但对应的K线实体,确实越来越短小,走到4275,已经几乎变成一根直线,量价背离信号……

MACD绝对值,可以用柱子面积来代表,第一段上涨对应的MACD绝对值,和第二段上涨对应的MACD绝对值,显然第二段,要小于第一段,又是一个背驰信号……

因此,这个第二类卖点,可以用理论完全明确地确认,一点含糊的地方都不会有。如果当时当下不能明白,那就要抓紧学习了,因为这个问题确实太简单了。

如果这里不明白,说明,对背驰理解的还不够深入,建议再多花些时间和精力,仔细研究……

B段分析

第二类卖点后,从第二绿箭头开始的B段走势,其力度,就要和缺口那一段,来对比,比较MACD上,两个红箭头指的,绿柱子面积;注意,第二个,要把前面的三个小绿柱子面积也加上,可以看出,即使这个,后者的力度,也不大过前者;

为了看的更清楚,我把K线图,和对应的MACD图,分成两张图,来看……

开盘缺口对应的绿柱面积,非常陡峭,其中决定这个面积的“长”,要远远大于后面,B段里面的那几个小绿柱……

有过较多数学图形计算训练,或是实战经验比较丰富的,应该都可以直接通过肉眼,看出这两段下跌的力度,B段相比缺口那段,是变弱的……

或者,去看下两段下跌的斜率,大概也能看出背驰,第一段,那可真是断崖跳水,直直落下,第二段,明显坡度变缓了……

由此就知道,B段构成了盘整背驰,也就是后面的反弹,一定回到第一个绿箭头位置之上。

请注意这里,缠师使用了“一定”这个词,之前推荐过一种学习缠论的“笨方法”里的“捷径”,就是利用全文搜索功能,搜索缠论原文里,所有带有类似“一定”,“必然”,“肯定”,“确保”,“百分百”关键词……

然后,把所有,带有这些关键词的地方,好好研读,做到彻底理解,一定会有大大收益,对,就是指金钱上的“收益”……

这种方法,不需要多聪明,需要的是耐心,诚恳,用功……、

(注意,这里是1分钟以下级别的力度对比,只需要比较柱子面积,如果是1分钟级别的,就要同时考虑黄白线回抽0轴的情况。)

低于1分钟级别的,由于级别过小,而MACD指标本身的设计,会导致,在如此小的级别上,MACD黄白线无法及时反应,所以,比较1分钟次级别走势时,主要看柱子面积,注意柱子的高度变化,就可以了……

如果是1分钟级别走势,再分析背驰,就要把黄白线是否回拉0轴,考虑进去……

C段分析

而后面C段的走势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外,C段的高点,用C段下方对应的MACD柱子高度对比,不难用背驰的方法判断。

由此,ABC三段就有了重叠,因此就构成了一个1分钟的中枢,区间在4087到4122点。这就成了,直到后面、包括明天走势的,最关键地方,究竟是中枢震荡,还是形成第三类买卖点,进而构成更大中枢或趋势,都以此为基准。而这是被理论所当下严格保证,毫无可以含糊的地方。

中枢第一段,要从与之相反的次级别走势算起……

所以这段,表面看起来,由增收印花税引起,实则技术上也确有调整必要的下跌行情,它最初的,第一个1分钟级别中枢的第一段,就是由A段,B段,C段,这三段1分钟次级别走势,重叠而成……

更细致的分析

C段的高点,没有重回B段内部,最后一个反弹的启始位置,这并不违反理论,因为在B段内部,最后一段向下,并没有背驰,他的转折,完全是小级别转大级别造成的(由于级别太小,可以从柱子的缩短,参考看出);这自然就不一定能回到最后一个反弹的启始位置。

小级别,转大级别,有时很难在图上,提前看出来,尤其是从内部看,没有背驰迹象的时候……

此时,恐怕更多,要靠临场经验了,可以用,是否跌破前低,作为一个信号,如果走出新低,且此前已经有过一段,至少与本段走势,同级别的盘整走势(比如A段),那此时,就应该随时关注,是否存在“小转大”的可能……

现实情况中,怕就是这样的,那么,密切观察对应的柱子高度,是否在缩短,就是判断“小转大”的重要指标……

虽然,B段,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跳空下跌那段,是背驰的,但这个背驰,理论上,只能保证后面的C段,至少碰到跳空下跌的低点,也就是4097,而且,C段也确实做到了……

能碰到这个点位,那B段,作为一个盘整背驰,所能达到的作用和效果,就已经完全体现出来了,夫复何求?

由于B段内部,最后一段下跌,相对于B段内部的上一段,并没有背驰,所以,C段没有回到最后一个反弹启动位置,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没跌透嘛……

而在B段内部,从绿柱子一个比一个面积大,就知道,前面的向下,都不会形成背驰,而使B段结束,因此就可以当下地等待,最后跌破A段低点,形成B段与缺口段的盘整背驰。

这个例子说明,一个大的盘整背驰段的内部结构,完全可以,不必有该级别的背驰,完全可以小级别转大级别,昨天的图上,就有这样一个标准的例子。

这里,就把这个结论记住就好,再重复一遍,加深印象:

一个大的,盘整背驰段(图中B段),的内部结构,完全可以,不必有该级别的背驰,完全可以小级别转大级别(造成C段的反弹);

实际操作

实际操作中,第二类卖点后,B段盘整背驰,造成的买点,是否要参与回补,这和你的操作级别有关,如果是股指期货,这对应的是100点的空间,当然是可以参与的,但由于T+0,而且现在交易成本提高了,对于股票是否参与,这就与你实际操作的股票有关了,这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处理。

如果,在B段走出新低,但内部还没有背驰时,通过准确掌握“小转大”判断方法,从而发现B段盘整背驰买点,那么,100点的空间,对于股指期货这样的交易品种,完全具备操作的意义……

但只要你明白了小级别的情况,大级别的操作是一样的,而且大级别的安全性、可操作性更高,操作的频率也更低而已。本ID说这里的例子,只是让大家对理论能更清楚地了解。

缠师经常拿1分钟走势讲课,并不是一定要你操作1分钟,只是,1分钟上,走势类型多,变化快,是鲜活的讲课材料……

如果小级别上,如此变化多端的走势分析,你都能做到当下判断,且都是准确的,那再回去做大级别,几乎近似降维打击……

未完,待续

本课后面,还有附录,下篇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