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64课
【教你炒股票】第64课,
《去机场路上给各位补课》……
课文发表时间:
2007-07-02-21:37:44
至于110-111。红箭头那两个为什么不是最终精确定位的背驰点?这都是些以前就应该解决的简单问题。像第一个红箭头位置,第一次略微跌破109那位置,这时候把已经出现的面积和前面108-109的对应面积之和比,已经十分接近,也就是说110-111,刚起跌,这力度已经和前面的108-109差不多,这恰好说明这一段的力度是很强的,不但不可能是对108-109背驰;
这段太实战了……
从110点下来,到第一个红箭头,
刚略微跌破109点……
通常,但凡跌破前低,
都要看下是否背驰,
但从110点下来,到第一个红箭头,
(即,图上第一根黄箭头,
不妨将其看做一“大笔”),
此时,连一个笔中枢,都还没形成,
但已经出现的绿柱面积之和,
就已经跟,108-109整条线段,
所对应的绿柱面积和,差不多了……
换言之,既然从110点发动的下跌线段,
刚起跌(第一大笔)的动能,
就已经跟,上一条同向线段,
一条完整线段的力度,差不多了,
可见,等它全部走完的绿柱面积和,
指定,要大于108-109段,
也就是,不存在背驰……
或者,换个角度思考,
110-111段里,第一大笔的力度,
远远大于,108-109段里,
第一大笔的力度(看绿柱面积),
那么,到第一个红箭头那,
就该意识到,正在行进的下跌线段,
力度上,是大于108-109段了,
所以,第一个红箭头那,
就不能急于抄底,即便它,
跌破前低(109点)了……
而且站在中枢震荡的角度,这种力度,一定是小级别转大级别以时间换空间或与更大力度的对比产生的背驰才能化解的。
站在中枢【105-108】的震荡角度,
108-109及110-111,这2段,
都可以看做中枢离开段……
既然110-111段,在自身尚未完成情况下,
就已经显露出,力度要大于108-109段,
那此时就要考虑,能让110-111止跌,
要么,通过小转大的时间换空间,
即从小级别开始的盘整积累,逐渐升级,
通过长时间震荡,去化解抛压……
要么,就让110-111顺其自然地,
去完成自身走势,让抛压自行化解……
此时,如果和上一代下跌相比,
确实跌势减弱了,那自然会有场外资金,
重新入场,开启新行情……
后面这种情况,在这个实际的图形中,就是与前面104-105的下跌力度比。110-111这段,相比较的,是104-105这段,中间的中枢震荡的中枢,是105到110这个。因此,这里根本不存在与108-109对比的问题。
后面这种情况,指的是,
让110-111这段下跌,自然地完成,
然后去和中枢进入段,即104-105,
进行力度比较,看是否背驰……
切换为5分钟图,更清晰:
站在105-107这个中枢的角度,110虽然不构成第三类卖点,但也极为接近,这种对中枢的离开,力度一般都很大;
这有一个实战经验,中枢向下离开后,
后续反弹如果重返区间,但也只是,
刚刚摸到下沿一丢丢,说明力度很弱,
此时,该反弹高点,即便不算三卖,
但也即为接近了,此时,就要提高警惕,
后续再次向下离开,力度通常都会放大……
同理,反之亦然……
如果中枢向上离开后,后续回调,
即便重返中枢区间,但如果只是,
刚跌破上沿一丢丢,那和三买,
也算非常接近了,可以近似为三买,
那此后的再次上涨,力度也不会小……
这在实盘操作中,其实经常会遇到……
所以就算你搞不清楚和哪段比,也至少要等这段的结构被破坏,才有介入的可能,而后面,上下上的两次反抽,根本就没有破坏其结构,因此后面的破位下跌就是天经地义的。
110-111下跌段里,第一大笔力度很大,
已经和108-109完整下跌段,力度相似,
之后做了一个笔中枢,又走出第二大笔,
这第二大笔里的第一小笔,也是力度很大,
之后走出缠师说的【上下上】两次反抽,
但肉眼看,两次反抽没有相交,
也就是缠师说的“没有破坏其结构”,
那之后的第二小笔,继续破位新低,
就是天经地义……
换言之,110-111这条下跌段里,
无论是第一大笔的低点,
还是第二大笔的第一小笔低点,
都不是抄底位置,如果对结构分析不对,
在这2个位置,或近似位置做多,
都会遭受账面亏损,如有止损位,
就会造成实际亏损……
所以,做多位置的准确选择,
就对走势结构的分析,提出最精细化考验,
利润,当然会给到,分析最精准的人……
开仓是大事,不可不察……
而分析要点,就是,走势结构,
一定要“完美”……
回到110-111下跌段,当走势来到111点,
线段里第二大笔,对应的绿柱面积和,
相比第一大笔对应的绿柱面积和,缩小,
同时,第二大笔里的第二小笔,相比,
第二大笔里的第一小笔,绿柱面积也缩小,
同时,放大视野,将此段,和此前,
104-105那段相比,整段力度也是缩小,
所以,111点,就是多重背驰的,
区间套底背点, 在此点做多,
安全性,操作空间,
就得到了保证……
本课,未完
课文部分尚未读完,
下篇继续,有问题,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