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股票67(课文2),线段划分第二种情况

缠论67课

【教你炒股票】第67课,

《线段的划分标准》……

课文发表时间:2007-08-01-22:31:55

以下是课文部分:


第二种情况: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高点开始的向下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底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第二种情况,顶分型左侧笔和中间笔,

存在缺口,意味着涨势很强,

所以,即便走出右侧笔,确立顶分型,

那个当下,也不能马上就判定,

上涨线段结束……

要看后续“回调”线段怎么走……

如果后续线段,走出“下跌”形态了,

(即第三笔跌破第一笔低点),

并随着走势发展,

走出自身特征序列底分型,

也就证明了自身,

确实是条下跌线段之属性,

因为“线段只能被线段破坏”,

由此再反推,此前那条上涨线段,

确实被它破坏,也就证明,

此前上涨线段结束,

终点即为此前那个最高点……

之后再走出的上涨线段,

就是一条新线段了……

但,如果,顶分型后续“线段”,

没有走出“下跌”形态,

而是,三角形,平台型,

总之,就是第三笔没有跌破第一笔,

此时,该预设“线段”(不一定就是),

它自身的前后特征序列笔之间,

就存在包含关系,如果经处理后,

特征序列笔,始终没有“底分型”,

其实也就是,始终以三角,

或不跌破前低的平台形态调整,

然后,又继续创新高了,

那此时,该预设“线段”就不成立,

因为没有新线段,也就意味着,

此前上涨线段没有被破坏,

换言,没有三条线段,

只有一条线段……

这在本课后,缠师给的亲笔画,

可以得到证实……

其实,这并非新内容,

抛开特征序列之类新概念,

继续沿用此前分析方法,就都知道,

调整形态,如果以三角形式出现,

就说明上涨行情足够强,或,

无限接近前低,但就不跌破的平台型,

也算次强……

那,对于此前持仓的多头来说,

就可以先观察,忽略当前震荡,

甚至还可以在三角下轨5浪位置加仓……

但如果调整形态,是跌破前低的之字,

那就是行情较弱的信号了,

很多技术派资金,甚至就以颈线位,

设置止盈止损单,一旦跌破,

很容易引发踩踏式下跌……

这也就是,为什么7月初,

大盘日线调整第三段,眼看,

要跌破第一段低点时,

缠师要高唱“满江红”,

要“半空接巨石”,其实,

也就是要维持“三角”形态,

阻止走出无限接近前低的“平台”,

甚至跌破前低的“之字”出现……

总之,无论哪种方法,

其实核心思路是想通的,即,

如果此前涨势很猛,即便出现顶分,

也应该再多观察一下,

给多头再多一些信任,和时间……

如果后续调整,没有走出下跌线段,

而是以三角形态,完成调整,

就说明,都多头够强,顶住了压力,

那很快,就可以继续延续此前涨势,

再创新高了……

那对于耐心持仓者而言,

就减少了“卖飞”、“踏空”的痛苦……

因为,一旦卖飞,失去节奏,

确实很难再及时追回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根据大A秉性,

小散谨慎点,也不是坏事……

从实操角度,确实没必要死守,

不管后续回调,到底啥形态,

也不必理会,出没出“底分型”,

反正,上涨线段顶分之后的反弹,

只要不创新高,就走,先落袋再说……

其实,也就是之前缠师强调过的,

如果“一卖”新高时,没顶背信号,

所以继续持仓(确实没走的理由),

但,经过一番调整后,后续反弹,

没能升破一卖,那就是“二卖”了,

就必须要先走,因为此时“二卖”,

就是最佳卖点……

只要没创新高,一定是小级别上,

发生点了什么,比如“小转大”,

有些小转大,可能小到,

我们无法通过可见K线图,捕捉到……

但,不管怎样,没新高,就不行……

先走为敬……

如果不甘心,可以留下观察,

如果有操作级别允许的盘背信号出现,

还可以补回来……

甚至,如果真走出第二波了,

还有小级别三买可做嘛……

但,当下的“二卖”位置,

当走,就是要走……

不要心存幻想,别墨迹……

当然,缠师这里设计的特征序列,

用它来做线段划分,确实有滞后,

需要用后面的走势,反推前面的,

但,特征序列被设计出来,

本也不是为了指导操作啊,

缠师一直强调,1分钟图线段,

不是用来操作的,是用来,

定义最小级别中枢,

和最小级别走势类型的,

所以,滞后与否,根本不是问题……


本课,未完

本课未完,下篇继续……

有问题,请留言……

请点“赞”或“在看”,并标“星标”,

以便及时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