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72课
【教你炒股票】第72课,
《本ID已有课程的再梳理》……
课文发表时间:2007-08-21-22:37:20
原博文已不可见,以下是正文:
任何事情,都有缘起。本ID是个大杂家,本ID现实中最终的落脚处,是文化的总构建,所谓三教九流,彻底穷源地玩弄一把。虽然,经济上,本ID早就可以天天腐败什么活都不干了,但现在又没老到要在书斋里天天写书的地步,本ID觉得,那至少是40岁以后才能干的事情。因此,本ID在网上写东西,纯粹是顺着形势来,并没有什么计划。
由此有2个推论:
1)缠师很重视论语的写作,
他自认的最终落脚处,是文化……
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呢?
没有钱,难以幸福,是自然,
但最终的幸福感,还不是源自财富,
而是文化上的自洽……
所以,缠师解的论语,要好好读……
2)当年缠师还是挺年轻的,
至少不到40岁……
大概70年代初生人……
写关于股票的事情,对于本ID来说,不过是把本ID这十几年天天干的事情复述一下。正如在课程开头,本ID说的“’教你炒股票’这样的题目,全中国不会有第二人比本ID更适合写的。”当然,这种话招人恨的,不过却是事实。和股票相关的事情千奇百怪,本ID是什么都经历过,所以,开始写的时候,并没什么主题,只是漫谈。但对一般散户来说,听些掌故没什么实质意义,说消息面,肯定也没什么意义。如果你消息灵通到公布什么利好利空前都是第一时间知道,那么就没什么可说的。而对于散户来说,那种靠拿着原始股就可以翻几十几百几千倍的时代早过去了。靠研究公司基本面买股票,那种积累速度太慢,只适合大资金。其实,一切关于基本面的研究,最终都归于行业或总体经济的发展。最简单、最不伤脑筋的方法,本ID也说过,就是买指数基金、或者具体行业、板块的基金。对于散户来说,你对基本面的研究能力要超过一个好的基金团队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至于指数基金,那就更不用说了,至少你肯定不会跑输指数。
一切关于基本面的研究,
最终都归于行业或总体经济发展……
散户想靠宏观经济赚钱,
积累速度太慢,除非正赶上风口……
最省心,或实在没时间精力的,
就是买指数基金etf,或者,
具体行业、板块的基金……
对于散户来说,最终能战胜市场、获得超越市场的回报的,只有在本ID所说的乘法原则下的技术面操作。技术面是三个独立系统里的一个,而另外两个,例如比价关系与基本面,可以配合决定你的介入种类。
三个独立系统里,基本面,比价,
这两个品种,帮你选股……
从近期人气票里,剔除业绩差的,
没有自身护城河,且负面缠身的,
再剔除前期涨太多的,即将回调的,
其实很快就可以锁定标的了……
而且这两个系统情况,
当下一旦确认,在想对长时间里,
不会有太大变化……
但当介入到一个品种后,技术面在操作上就起着决定性的意义。为什么?因为其他的面,变化的频率都没有技术面高,像基本面,其变化大致是有一定的稳定性的,不可能天天都是奇点、断裂点。比价关系也一样,一种比价确立后,就基本保持稳定了,不可能天天都变化。所以这种变化少的系统,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研究,而技术面显然不同。所以,最终本课程开始说技术面是顺理成章的。而技术方面,本ID的理论,肯定是关于技术方面最好的理论了,本ID本来是想在40岁退休后才写出来的,但大概是缘分到了,本ID也没刻意一定不写出来,所以就慢慢地写出来,而且现在还在写着。
缠论就是最好的技术分析理论,
不接受辩驳:)
开始时,本ID并没有认真想写整套理论,因为当时好在网上骂男人玩,所以开始写技术的,都是用些损男人开心的招数,当时说的只是均线系统,那东西和本ID的理论没什么关系,只是闹着玩的。当然,如果真掌握了均线系统,也可以应付一定的情况了,例如,在日线单边走势中,最偷懒的方法就是看着一5日线就可以,而5周线就更是中线的关键,5月线是长线的关系(笔误,应为关键)。
真掌握了均线系统,
也可以应付一定的情况了……
比如一旦涨起来,偷懒做法,
就看5日线就行,不破就拿着……
或者调到30分钟,也看5均线,
不破,就拿着……
这种方法,在防止卖飞牛股上,
很有效果……
例如,为什么现在牛市的第一轮肯定没走完?很简单,你什么时候见过牛市的第一轮调整不跌破5月线的?这两年多,这5月线被有效跌破过吗?显然没有。
而第一次跌破5月线后,下面的10月、30月线上来,自然构成新的调整底部,后面自然还有一波大的。
跌破短期均线后,进入调整,
调整的目的是等长期均线上来……
什么时候多条均线粘合,拧成一股绳,
就可以作为最坚实的支撑,
以此抬起一轮新行情……
后来开始写于本ID理论有关的东西,开始,只是想把一些有用的结论告诉各位,因此课程都不是按正式的理论框架写的。本ID的理论,本质上分两部分,一是形态学,二是动力学,当然三就是两者的结合。如果按正式的课程,那肯定要先讲形态学。但如果不说动力学,那至少背驰是没法讲了,然后中枢震荡也不可能用类背驰的方法去判别,第一类买卖点也无法说了。而所有买卖点,归根结底都是第一类买卖点,那这样,要把形态学和动力学都说完,才说第一类买卖点,估计所有看的人都会晕倒。
本级别所有买卖点,归根结底,
都是次级别以下级别的一买,
这就是区间套……
所以,当时把于初学者有用的一些简单结论先说了,就是让各位有点实践的乐趣,当时000999刚好在6元,还很明确地说了,买这股票,就当本ID把你要给市场交的学费都给各位准备好了,就是让各位耐心学下去,拿着一个长线股票,至少比你到处乱跑要强点。这样安心学习,也是不错的。当然,有能力的,也就可以边学边实践,这没有任何需要统一规划的地方。
站在纯理论的角度,形态学是最根本的。形态学,从本质上就是几何,这部分内容,是无须任何前提的。以前说的本ID理论成立的前提,其实并不是针对这部分的,主要是针对动力学部分。因此,就算一个庄家自己全买了,一个人天天自我交易,也永远逃不出形态学画的圈圈。
形态本质上,就是几何(画图),
前高,前低,要么升破,要么跌破,
不破,不立……
无非看破掉的,是哪个级别的端点,
一旦破掉,就有了相应级别的走势发展……
而动力学方面的东西就不同了,必须有本ID要求的那两个前提:价格充分有效;市场里的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动力学,是属于物理范畴的,但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物理,物理的本质就是几何,当然,这是所有物理学家都不可能认同的,但如果用一些几何结构就可以把所有物理的常量给搞掂,那物理学家不认同也是白搭。同样道理,本ID理论里的动力学部分,本质上也是几何,只是这种几何比较特别,需要把价格充分有效市场里的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作为前提转化为某些几何结构,然后构造出理论的证明来。所以,本ID理论在整体上依然只是几何,只是需要有价格充分有效市场里的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的前提。而且,最终的理论,当然不会涉及那些基本上谁看都会晕的几何结构,而是谁看都能看明白的当下的走势。理论和理论的证明那是两回事情。费马猜想谁都看得懂,费马猜想的证明,能全看懂的人不会超过1千万分之一。
力,之所以发生,其来源,
也是几何结构……
因其有此类结构,所以力的发生,
才有依靠(理由)……
没有结构,没有力……
至于缠师强调的前提,
其实就是“人心”,因为走势结构,
必然要由“人”的交易,才得以构建……
只要有人参与,且符合前提条件,
那缠论的结构,就必然成立……
因为,在游戏规则不变且运行正常情况下,
人心,人的贪嗔痴,也是不变的……
本课,未完
本课内容多,分为两部分读,
下篇继续读后半部分……
有问题,请留言……
请点“赞”或“在看”,并标“星标”,
以便及时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