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股票72(课文2),不创新高的反抽都是卖点

缠论72课

【教你炒股票】第72课,

《本ID已有课程的再梳理》……

课文发表时间:2007-08-21-22:37:20

(原博文已不可见)……

以下是正文:


当然,本ID的课程,基本的逻辑顺序还是一直坚持的,不过,如果是最终的课程,那么最开始的一章,肯定是形态学,和这课程的顺序大为不同。但现在,由于已经写成这样一种形态学和动力学混着说的状态,当然只能一直混着下去。所谓形态学、动力学,其实很好分辨,任何涉及背驰的,都是动力学的范围,背驰是动力学的基本点之一。另外,中枢、走势的能量结构之类的东西,也属于动力学。而形态学,就是中枢、走势类型、笔、线段之类的东西。

涉及背驰的,都是动力学,

因为需要比较前后两段的力量大小……

其他,都属于形态……

其实,光用形态学,就足以形成一套有效的操作体系。只是在形态学中,由于没有背驰的概念,所以第一买卖点是抓不住了,但第二买卖点是肯定没问题的。单纯用形态学去操作,就是任何对最后一个中枢的回拉后第一个与回拉反向的不创新高或新低的中枢同级别离开,就是买卖段。

对最后一个中枢的回拉后,

(一买上去或一卖下来),

其后反向走势,不创新高(二卖),

或不创新低(二买),就是买卖点……

就算按照这么简单的方法,也可以很容易判断现在在日线上的操作思路,例如,去年5月和今年5月后的调整,算是同级别的,那么,其后的卖点就是,万一回拉4335点之下,任何第一次向4335点上的与回拉级别相同的不创新高的反抽都是卖点。如果一直没有回拉回到4335点,又在上面形成新的同级别中枢,那么操作的标杆就进一步提到那个中枢上,如此类推。按照这种方法,那么从2005年中到现在,你都应该持股不动,为什么?因为没有卖点。当然,实际操作,要针对具体个股,说指数只是举例子。

4335是5/30高点,虽然不是中枢上沿,

但作为调整区间至高点,拿来做“标杆”,

是有其“动力学”意义的……

所以,但凡高位开始走背驰段了,

就算用形态学操作,也尽量把,

最近一个中枢的波动最高点,

作为“标杆”,但凡发生笔破坏(跌破),

后续反弹,一旦不新高,立马走……

按缠师的方法,当年牛市的卖点,

应该在11/1……

个股上,看000777在日线,6月20前后的一段,就可以看出类似的效果;

但如果你是看周线图的,那么现在的卖段还没有出现,而且可以明确地看出,其6-7月份的调整,不过是突破历史高位后的回抽过程,站在更大的视野上,看到更大的方向,如此而已。

当然,上面只是说如果只用形态学,也可以进行操作,但实际上,当然是动力学、形态学一起用更有效。所以,千万别认为以后就只用形态学了。不过这里有一个用处,就是那些对背驰、区间套没什么信心的,可以先多从形态学着手。而且,形态分析不好,也动力不起来。

动力学、形态学一起用更有效,

别偷懒,先从形态学入手,

但心里要时刻想着动力学的技巧,

争取技术精进,终能实现,

买在最低,卖在最高,出手即中……

站在实际应用的角度,关于中枢的递归定义以及与从分型、笔、线段开始的最小级别定义之间的区别之类的东西,也是可以不管的,但这样,逻辑上就容易乱,所以,搞清楚没坏处。如果你实在特懒,那就从分型学起,这也可以。下面,本ID给出一个懒人线路图:分型-笔-线段-最小级别中枢-各级别中枢、走势类型;上面几个东西,是形态学中最基本的,完全没有办法再简略了,所以无论多懒,如果真想学本ID的理论,那请先把这几样东西搞清楚。

1)先定最小级别(默认1分钟)

2)在图上画:分型-笔-线段;

3)三条线段重叠,即为最小级别中枢;

4)有了最小级别中枢,

即有最小级别走势(类型);

5)三段最小级别走势重叠,

即为高级别中枢;

6)有了高级别中枢,

即有高级别走势类型……

然后,整个缠论结构(宇宙),

就建立起来了……

关于形态学,后面还有很多内容,最主要是关于各种与结合律相关的问题。当然还包括世界上所有有关股票的理论中关于形态部分的理论,根据本ID的形态学,例如什么K线理论,波浪理论之类的玩意,都可以从本ID的形态学中严格推出,而且,本ID还可以指出他们的缺陷以及原因。这个工作是必须干的,彻底穷源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包罗万象。

缠论包括所有分析理论形态内容,

学一部缠论,相当于学了好几套……

注意,有时候课程是由浅入深,前面不严格的,后面引进新概念后,就可以严格定义了。例如,最开始时,说上涨、盘整,都是用高、低点之类的东西,因为当时没说中枢,所以不可能严格定义,后来说了中枢,就可以给出严格定义。

有了中枢,就有了走势类型严格定义,

只有一个中枢的,就是盘整,

2个以上中枢的,即为趋势……

再例如,64课里,由于没说特征序列的元素之类的概念,所以里面关于线段一些论述都如同用高、低点定义上涨、盘整一样,不太严格,到67课说了特征序列之类的东西后,定义就是严格的,所以在67课里,本ID说“本课,就是把前面“线段破坏的充要条件就是被另一个线段破坏”精确化了。因此,以后关于线段的划分,都以此精确的定义为基础。”为什么说原来的不精确,因为按照原来没有特征序列的定义,那么线段里都要继续存在类似小级别转大级别的情况,而有了特征序列后,就不再需要这种情况了,这样才能把线段给精确划分。

线段划分精细方法,就是两种情况,

带缺口,不带缺口……

不带缺口的好办,

只要有特征序列分型即可……

复杂的是带缺口,要多看几笔,

看反向线段是否有,自身特征序列分型,

经过包含处理后,如果有,

那反推前线段结束,

如果没有,原线段继续……

由于本ID目前的讲课,一开始就没有按正常课程应该的顺序,所以,这种开始不精确后来再精确的情况才会发生。本ID愿(原)意先不引进复杂的概念,先把大方向给说了,然后再说复杂的概念。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理解能力差的,可以接受简单,不太精确的方式,这样也没什么问题,也可以用。例如,像特征序列的分型这样的概念,本ID就严重怀疑孔男人能理解的机会能超过10%。所以,如果不能理解精确的,就用不精确的,等有理解力,对市场再了解深了,再学精确的也可以。

特征序列法,划分线段,

难在“带缺口”情况,

需要反转再反转,

尤其是存在包含关系时,

实在分析不过来,还是按,

“线段只能被反向线段破坏”来,

如果假设的新线段只是三笔段,

后续几笔,都没有再走出明确反方向,

那就姑且按原线段继续看……

或者干脆不分析了,

只要下破某支撑位,反弹不新高,

就走人……

例如,如果你现在只能理解男上位、女上位,吻之类的东西,那也很好。关键是精通一样东西,精通就好,就怕半通不通。所以,以后有问题,一定要问,把所有想解决的问题都解决才行。当然,本ID无法回答所有问题,但有代表性的,一定会安排回答的。

均线吻系统用好了,一招鲜,

足以应对大多数交易情况了……


本课,未完

课文部分就读完了,

下篇继续读,课后博文及回复……

有问题,请留言……

请点“赞”或“在看”,并标“星标”,

以便及时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