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教你炒股票74(课文),如何躲避政策性风险

教你炒股票74:如何躲避政策性风险

发表时间:2007-08-28-08:41:11

分类:时政经济(缠中说禅经济学)

类型:博文

坐标:【教你炒股票74】

(原博文已不可见)……


以下为正文:

政策性风险,属于非系统风险,本质上是不可准确预测的,只能进行有效的相应防范。首先,中国政策性风险将在长时间内存在,这是由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现实环境所决定的。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应该是重监管、轻调控,而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至少将在很长时间内,监管和调控都至少是同等重的,甚至,在一些特定的时期,调控将成为最重要的方向。这是客观现实,是由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其实并不是任何人故意要这样的,所以,任何对这的指责,其实都是有毛病的。

成熟的资本市场,是重监管、轻调控,

而且,有朝一日,A股也会这样,

只是,不是现在……

在很长时间内,监管和调控同等重,

甚至,在一些特定的时期,

调控将成为最重要的方向……

这是现实合力,非分力能左右……

认清现实,接受现实,

于现实允许下,做腾挪……

否则,远离股市……

调控,有硬调控与软调控两种。像发社论、讲话、严查之类的,就是明显的硬调控,这种调控方式是否永远不再发生,这谁都不敢保证;至于软调控,就是调控中不直接以资本价格为最直接的目的,而是结合着更多大的方面考虑,政策上有着温和和连续的特征。当然,站在调控的角度,如果软调控不得力,那么硬调控成为唯一选择的时候,这其实不是调控者的悲哀,而是市场的悲哀,当市场的疯狂足以毁掉市场时,硬调控也是不得以为之。这方面,也要对调控者有足够的理解。

有时,硬调控也是不得已……

与其抱怨,不如提前防范……

怎么防范?缠师反反复复地教,

0成本……

有一种很错误的说法,就是中国的调控只调控上涨,不调控下跌,其实,站在历史实证的角度,这种说法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因为,实际上,调控下跌的情况一点都不少,最著名的,就是1994年的325点,那三大政策的缺口,现在还在那里,这难道不是对过分下跌的调控吗?只不过,那是一次最成功的调控,而对下跌的调控,或者说是救市,经常都很失败,这只能说明调控的水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以下信息来自ai:

当时,为了稳定股市,实施三大政策:

1)暂停新股发行;

2)降低印花税;

3)允许国企回购;

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这样的观点,就是调控者都是坏蛋,散户都是受害者,机构都是串在一起和调控者一起算计散户的。这不过是一些市场的失败者或别有用心者的无耻谰言,根本没有任何事实的根据,纯粹出于自我想象。一个政策的出台,决不是任何一个人拍脑袋就可以决定的。任何一个体制下,只要是一个体制,就有均衡,那种个人任意超越体制的事情,已经越来越没有发生的可能。而且,散户、机构都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企图用抽象的名词掩盖一个个现实的实体而达到互相斗的结果,不过是某些运动逻辑的僵尸版。

炒股亏钱,不要怨政策调控,

任何政策出台,都不是专为对付你的……

多从自身找原因,终究还得长本事……

其次,必须要明确,政策只是一个分力,政策不可能单独去改变一个长期性的走势。例如,就算现在有一个硬调控使得中短期走势出现大的转折,但最终也改变不了大牛市的最终方向。政策只有中短期的力量,而没有长期的力量,这点,即使对经济也是一样的。

政策只是分力,只有中短期影响,

73课缠师说,政策最多造成周线震荡……

看看美国股市,大萧条,二战,

又怎样?不是照样年线中枢上移……

经济的发展,由经济的历史趋势所决定。中国经济之所以有如此表现,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中国经济处于这样的历史发展阶段,任何国家在这样的阶段,都会有类似的发展。

经济发展,依然不离结构……

处于历史底部,就像大寒过后,

再怎样,也要立春,也要谷雨,

也要夏满芒夏暑相连……

如果不是底部,已经高位,

再怎么刺激,再怎么利好,

顶背驰,就是顶背驰……

但并不是说政策一无所用,一个好的政策,是促进、延长相应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一个好的分力。所以,政策是一个分力,是作用时间和能量不是无限的,而且,政策也是根据现实情况而来的,任何政策,都有其边界,一旦超越其边界,新的政策就要产生,就会有新的分力产生。而且政策分力,即使在同一政策维持中,也有着实际作用的变化。一个政策,5000点和1000点,效果显示不可能一样。明白了政策的特点,对政策,就没必要如洪水猛兽,以下几点是可以注意的:

政策只是分力,当然要考虑其作用,

但不必洪水猛兽……

一、一个最终结果决定于价格与价值的相关关系。当市场进入低估阶段,就要更注意向多政策的影响,反之,在市场的泡沫阶段,就要更注意向空调控的影响。

结构处于底部,要注意利好,

因为,一点春风,就能发芽……

结构处于顶部,要注意利空,

一点风吹草动,就猢狲散……

二、最终的赢利,都在于个股,一个具有长线价值的个股,是抵御一切中短分力的最终基础,因此,个股对应企业的好坏与成长性等,是一个基本的底线,只要这底线能不被破坏,那么,一切都不过是过眼云烟,而且,中短的波动,反而提供了长期介入的买点。

一家优质企业代表的股票,

是抵御一切中短分力的利器……

不是找股票,是找企业……

只要企业本身没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一时的震荡导致的下跌,

反而是很好的买点……

三、注意仓位的控制。现在透支已经不流行,但借贷炒股还是不少见。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把资本市场当赌场的,永远也入不了资本市场的门。在进入泡沫化阶段后,应该坚持只战略性持有,不再战略性买入的根本原则,这样,任何的中短波动,都有足够的区间去反应。

绝对不允许借钱炒股……

从这个意义上,任何杠杆交易,

在缠师这里,都不允许……

好在币的现货,和合约,

都可以不上杠杆,且波幅也可以,

相比期货强制保证金,

反而风险还更小了……

只要你愿意选择,不加杠……

四、养成好的操作习惯。本ID反复说了,只有成本为0的,才是安全的,这大概是彻底逃避市场风险的唯一办法。

凡交易,先别想着10倍百倍收益,

先要想尽办法,收回成本……

成本为0以后,再谈赚钱的问题……

成本不为0,一切只是账面浮云,

一旦突发,或许就烟消云散,

从哪里,回哪去……

五、贪婪与恐惧,同样都是制造失败的祸首,如果你保持好的仓位,有足够的应对资金以及低成本,那么,就让市场的风把你送到足够远的地方。你可以对政策保持警觉,但没必要对政策如惊弓之鸟,天天自己吓自己。

保持好的仓位(有足够的筹码),

同时,有应对突发的资金,

尤其是持仓成本为0的情况下,

几乎无惧风险,除非不可抗,

否则,即便政策性,仍属可控……

六、不要企望所有人都能在硬调控出台前提早一天跑掉。可以明确地说,现在政策的出台的保密程度已经和一切大为不同,很多政策的出台,都是十分高效保密的,当然,一定范围内的预先,那肯定是有的,但这种范围已经越来越小,而且,经常能够反应的时间也越来越小,对于大资金来说,那点时间,基本无效。本ID可以开诚布公地说,现在政策的公平性已经越来越高,有能力预先知道的,资金量小不了,因而也没足够的时间去全部兑现,这在以前,有长长的时间去组织大规模撤退,那决不是一回事了。

总之一句话,政策相对每个人,

会越来越公平……

散户,游资,机构,都一样……

最终,还是凭真本事赚钱……

七、必要的对冲准备,例如权证等,最近,认沽热销,也和一些资金的对冲预期有关。

学会配置不同品种,通过对冲,

锁住利润,应对风险……

说到底,还是控制风险……

八、一旦政策硬调控出现,则要在一切可能的机会出逃,在历史上,任何硬调控的出现,后面即使调整空间不大,时间也少不了。

一旦硬调控出现,能逃多快逃多快,

包括一些敏感的利空数据或消息,

做交易,一定要高度敏感,

稍有不对,一定先走……

先让自己立于安全地界后,再观察……

万不可傻乎乎,呆立原地……

不等着被砸被埋嘛……

九、关键还是要在上涨时赚到足够的利润,如果你已经N的平方倍了,即使用一个10-20%地去留给这飘忽不定、神经叨叨的非系统风险,那还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成为市场的最终赢家,和是否提前一天逃掉毫无关系,资本市场,不是光靠这种奇点游戏就能成的。心态放平稳点,关键是反应,而不是神经叨叨的预测。

最终赢家,不是靠跑的快,

而是靠做的好……

当然,反应速度,还是很关键,

但光有速度,没有准度,也白搭……

最终,还是看能不能赚到足够多的钱……

如果你的利润垫足够厚,

即便最后亏10%,甚至20%,

相比整体利润,无非洒洒水……


后续

下篇读《市场与政策的博弈全面展开》……

请点“赞”或“在看”,

并标“星标”,

以便及时收到文章推送……

有问题或建议,请留言……


备注

今后的笔记标题,略有调整,

还是想尽量呈现缠师原博风貌……

每篇笔记,会做标签分类,

分类名称,将复刻缠师原博……

所以,今后的细读笔记,

如无特殊情况,会按当下顺序,

依次,逐篇读下去……

以前没读的文章,等此番读完,

会从头再读……

我们,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