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股票77(课文3),破坏关系没被确认前,只是一个假设

教你炒股票77(课文3)

发表时间:2007-09-05 23:24:01

分类:时政经济(缠中说禅经济学)

类型:课文

坐标:教你炒股票77

有了笔以后,就是线段了。线段划分的最基本原则,就是线段必须至少有三笔,这是十分显然的,否则,一笔都能构成线段,那笔和线段又有什么区别?至于两笔为什么不能构成线段,这理由更简单,因为两笔,那么线段的两段的分型的性质肯定是一样的,和笔一样,一个完整线段的两段的分型不可能是同性质的。也就是说,和笔一样,线段也不可能从一个顶开始结束于一个顶,或者从一个底开始结束于一个底。由此可见,线段中包含笔的数目,都是单数的。

单数为阳,为动,为变化……

3笔段,组建中枢的次级别走势常见,

5笔段,【下盘下】形态常见,

7笔段,进入中枢B之前的形态,

9笔段,a+A+b+B+c趋势形态……

而且,线段开始的那三笔,必须有重合,开始三笔没有重合的,是构不成线段的。

一条线段初始三笔,必须有重合,

否则,这三笔就不隶属同一条线段,

但同一条线段内部,可以三笔不重叠,

也就意味着特征序列存在缺口……

存在缺口证明强,是好事……

当然,如果接近5浪或7浪位置,

缺口也可能是衰竭性的,

所以要区分好位置……

如果一段走势没有三笔重合,

那就高枕无忧,持仓即可……

一旦重合(类似笔中枢),

之后的新高或新低,

就要密切观察是否背驰了……

无论盘背还是顶背,

最好都先减或撤……

另外,线段必须被线段所破坏才能确定其完成。对于线段划分的第一种情况,如果第一笔出现笔破坏后,接着的一笔就创新高,而且再后一笔,根本就不触及笔破坏那一笔,那么,这时候,显然构成不了线段对线段的破坏,因为后面这三笔没有重合,不可能构成一线段。而这,用第一种情况的判断法就更明确了,上面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形成特征序列的分型,当然就不可能是线段的完成。

再者,线段被线段破坏,必须不能是被同一性质的线段所破坏,也就是从向上一笔开始的线段不可能被向上一笔的线段所有破坏,必然是被从向下一笔开始的线段所破坏。线段的第二种情况,其实就包含这种情况。也就是,按第一种情况,线段A没有被接着的线段B破坏,但接着的线段C破坏了线段B,因此,线段B是完成的,当然线段A也应该是完成的。注意,这里的线段A、B、C只是用结合律的原则先划分,括弧里面满足线段的基本性质,在这破坏关系没被确认之前,这只是一个假设的称呼。

如果线段A和B,存在第二种情况,

关键看线段C(假设的)第一笔怎么走,

如果这一笔,直接突破线段A前高(低),

相当于包含掉线段B所有特征序列,

使得线段B特征序列分型不成立,

也就意味着线段A继续……

但凡假设线段C的第一笔不是这样,

就意味着之后必然走成一条与线段B反向,

且至少三笔重叠的线段C,将线段B破坏,

(也就是线段B走出特征序列分型),

由此倒推,线段A被线段B破坏,

也就意味着原线段A结束……

各位肯定注意,在第二种情况下特别强调,第二特征序列,其实就是对应着线段C对线段B的破坏,不再分第一、二种情况了。这,其实是一个简化的方法。为什么?如果我们坚持线段的最终破坏回补特征序列缺口情况,那么,如果线段C对线段B还是第二种情况,那么线段C的区间肯定就在线段A特征序列缺口与线段B特征序列缺口之间,如此类推,总会出现一个线段X,使得对应前面的线段是回补特征序列缺口,否则,这些线段的区间就会无限缩小,最后就会形成一个点,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学过极限的都应该能理解。

所以,在一串的相对前一线段是第二种情况的线段串中,比如最终会出现第一种情况的破坏,这样倒推回来,必然有这一串假定线段间的连续破坏。正因为这样,所以在第二种情况中的第二特征序列判断中,就不再分第一、二种情况了,这样是免得有一串线段串不断收敛后倒推回来的麻烦。这在数学上当然是绝对完美,但操作起来太麻烦,而且这种特殊的情况很少见,就更没必要了。

上面一大段就说一个事,

但凡前面一个线段A,是否被线段B破坏,

属于待定状态下,只要线段B后面,

不是一笔破掉线段A端点(前高或前低),

而是又走出一条至少三笔、反向线段C,

那么,此时,就可以认定,

线段B被线段C破坏,并由此反推,

线段A被线段B破坏……

而不再考虑,线段B和线段C之间,

是否存在第二种情况……

否则,这事没完了……

就截止到线段C为止……

那么,为什么要区分第二种情况,因为是不希望在线段的层次上出现小级别转大级别这样不确定的情况,用第二种情况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缠师设计线段破坏第二种情况,

是要在,默认1F为“最小级别”规则下,

消除“小转大”这种,在“走势类型”视角下,

采用的分析方法,在这种视角下,

会出现类似盘整+盘整+盘整=盘整,

这种不确定的说法……

而线段破坏第二种情况,结论是唯一的,

只要第二条线段(线段B)之后,

没有一笔升(跌)破线段A前高(低),

而是走出一条至少三笔反向线段C,

此时就可确定,线段A被破坏(结束)……

反之,就是线段A继续……

转换走势类型视角,所谓“小转大”,

就是此前小(次)级别趋势,

出现类似线段第二种情况破坏,

此时,原小(次)级别趋势结束,

当前进入大(本)级别盘整……

这种情况也多出现在,

本级别中枢B的构建过程……

有一种复杂的情况,在今天的80-83的划分中就出现了。就是对80-81,出现了第一笔的笔破坏,然后接着是一个符合线段标准的走势A,但没有创新低,这样当然不能算是原线段的延续,但线段的破坏也不能算,为什么?因为没有符合要求的三笔。接着,一个反弹,也满足线段的要求,然后就转头继续创新低。这里有一个细微的区别,如果这个反弹只是一笔,那么就没有破坏走势A,后面接着的新底,就意味着走势A依然延续,所以走势A就是原来80-81的延续。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反弹把走势A给线段破坏了,因此,说走势A依然延续是显然不对的,所以后面的走势和走势A无关,因此,唯一合理的划分,就是把第一笔的笔破坏、走势A、一个反弹合成一个线段,这完全满足线段的定义,所以就有了81-82。

先提示,81点位置在78课里,

更改到走势A的终点那里,

但改与不改,都不影响分析……

上面这段很烧脑,但也非常精彩,

完全是当下思考脑回路,现场再现……

什么情况下,算破坏,

什么情况下,算延续……

或,怎样了,就算破坏了,

怎样了,就还是继续……

这些条件,只要学艺过关,

你都可以提前预知,

然后拿着这些标尺,

测量当前走势,就是了……

符合,滴滴滴,报警……

不符合,随他去,继续观察……

当然,这些条件是以线段视角而定,

也可用“走势类型”分析:

再细节点,就是看盘整形态,

是个收敛三角形……

但凡学过一些技术分析,都知道,

如果此前一段力度很大的下跌后,

走出个三角反弹,之后通常意味着,

还有一段下跌……

而上图,放“走势类型”那,

就是个“小转大”……

一段次级别下跌趋势,

通过小(次)级别反弹,

逐渐形成本级别盘整(中枢),

从而对它后面的,

又一段次级别下跌趋势,

产生回拉力,使得底背驰(一买),

或盘整背驰的震荡买点,得以发生……

线段的划分,其实一点都不难,关键是要从定义出发。而且用线段划分的两种情况的规定,不难证明,线段的划分也是唯一的。有什么问题,请继续问,把事情彻底搞明白,才是最重要的。这些补课,会不时展开,但不可能堂堂如此,下一次就要讲新内容了,老问题如果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再补课的。

一定要弄明白底层逻辑,

且养成融会贯通的思维习惯,

相信,缠论再复杂,

终究还是可以掌握的……


后续

下篇读《建行引领大盘前行》……

请点“赞”或“在看”,

并标“星标”,

以便及时收到文章推送……

有问题或建议,请留言……


备注

今后的笔记内容,略有调整,

还是想尽量呈现缠师原博风貌……

所以,如无特殊情况,

会按当下顺序,依次逐篇读下去……

每篇笔记,会做标签分类,

分类名称,将复刻缠师原博……

以前没读的文章,等此番读完,

会从头再读……

我们,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