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股票78(课文2)
发表时间:2007-09-06 22:28:31
分类:时政经济(缠中说禅经济学)
类型:课文
坐标:教你炒股票78
正文:
但线段出现第一种情况的笔破坏后,最终没有在该方向,由该笔,发展形成线段破坏时,在上面例子中的向上破坏笔完成后,接下来肯定是向下的笔,这笔肯定会形成一个向下的线段,否则,就意味着前面那向上破坏笔能延续出线段,这和假设矛盾。这个向下的线段,如果破了该向上笔的底,那么,原来的线段B就是没结束,在继续延续。
一条下跌段,如果走出一根向上笔,
且该向上笔升破上一根向上笔低点,
感觉形式比较喜人,反弹算有力,
但向上笔之后,却没有由此形成,
不低于三笔的上涨段,而是,
继续走出下跌段形态了……
(对反弹形式过于乐观了,
以为是反转,其实是掩护出货)……
如果最终还是破了前低,
就说明原线段B继续……
这种情况下,如果那向上笔突破线段B的高点,这时候就会出现,线段的开始点并不是最高点的情况。
再看个k线图实例:
(注意,和这个情况一样,昨天的贴图里,81那点应该在09/05-11:01的5268.74位置上,而82的位置不变,因为原来标记的位置是一个急跌,当时的数据收集可能有点乱,用数据修正功能后发现实际上比09/05-11:01时高,因此必须有此修正。)
关于81点的修改,说明下:
有的历史数据,依然是77课的样子:
但这课,缠师根据当时修复功能,
修订了81点位置……
其实两个位置,都不影响走势分析,
无非,修订前的81-82上涨段,
看起来不那么“标准”,有点别扭,
(其实转换走势类型视角后,
也就不觉得别扭了,
就是三角形反弹形态,
参考万科季线图)……
而修订后的81-82上涨段,
看着就比较顺眼了……
市面流传很广的土匪版,
缺失上面缠师括号里这段话,
有可能造成一些误解……
所以,尽量看原汁原味的原文……
这个向下的线段,如果没破该向上笔的底,那么就可以肯定,由这向上的笔可以延伸出一个线段来,这时候,线段B肯定被破坏了。
注意,这个例子中有一个最关键的前提,就是线段B已经确认线段破坏了他前面的线段,如果线段B对前面线段的破坏都没确认,那就先确认,这里的分析都不适用了。
把任何一条线段起点作为分析原点,
前提条件就是这条线段,已经确认,
把它之前的线段破坏了,
才能把它作为一条新线段,拿来分析……
否则,就是之前线段没结束,
要么等它结束,从新线段开始分析,
要么,去找原线段起点,
然后把这条尚未结束的线段,
作为分析对象……
从这个例子就知道,笔破坏与线段破坏的异同。对于线段破坏的第二种情况,例如线段B对线段A是第二种情况,而线段C没有形成第二特征序列的分型又直接新高或新低了,这时候,不能认为这是三个线段,线段A、B、C加起来只能算是一个线段。
以上图为例,线段A存在缺口,
后面即便走出三笔下跌段B,
也不能马上说线段A结束,
要看线段B的特征序列是否走出分型……
要形成特征序列分型,意味着,
线段B自身内部,至少要有2个,
不存在包含关系的特征序列……
换言之,由线段B的7点,
(或之后可能走成的新低点),
开启的向上笔(特征序列),
如果没能一笔升破6点,
就代表特征序列底分型成立,
即线段B破坏了线段A……
如果由线段B最低点开启的向上笔,
能一笔升破线段B里的6点,
也就是一笔包含掉所有特征序列,
也就意味着,走不成特征序列底分型,
所以,线段A继续……
下图也是一条线段A:
但下图则是三条线段:
当然,如果是下图情况,
就依然是一条线段:
另外,一定要注意,对于第二种情况的第二特征序列的分型判断,必须严格按照包含关系的处理来,这里不存在第一种情况中的假设分界点两边不能进行包含关系处理的要求。
先牢牢记住结论,做分析时,
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
(具体原因,底层逻辑,
看下面缠师的解析)……
1)线段被第一种情况破坏,
分界点两边如存在包含关系,即,
特征序列分型右侧笔,一举突破,
中间笔,甚至左侧笔端点,
此时,不要做包含处理,
就按右侧笔端点,进行当前分析……
2)线段破坏第二种情况,
考察线段B特征序列分型时,
则必须进行包含关系处理……
即,就看由线段B最低点开启的向上笔,
能否一笔升破线段B第一根向上笔高点,
升不破,分型成立,线段A结束,
升破,分型不成立,线段A继续……
为什么?因为在第一种情况中,如果分界点两边出现特征序列的包含关系,那证明对原线段转折的力度特别大,那当然不能用包含关系破坏这种力度的呈现。
这是底层逻辑,充分理解,
上面的结论,就不必死记硬背,
实盘分析时,才不会出错……
之前课程里,缠师说到这点时,
给出的理由如下:
在这假设的转折点前后那两元素,是不存在包含关系的,因为,这两者已经被假设不是同一性质的东西,不一定是同一特征序列的;
上面给出的理由,是从形态出发,
分界点两边的同向笔,即便存在包含,
但分属不同方向的线段,所以,
不能进行包含处理……
这里,又从力学角度,进行分析……
第一种情况之所以发生,
本就是旧线段自身“强弩之末”,
其后就是反向新线段的天下,
鉴于“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线段初始段,往往力度很大,
而分界点两边出现包含关系,
正是新线段力度大的体现,
此时,当然不能用包含处理,
把新线段打出的新空间,
用旧线段内部空间去抹平……
而在第二种情况的第二特征序列中,其方向是和原线段一致,包含关系的出现,就意味着原线段的能量充足,而第二种情况,本来就意味着对原线段转折的能量不足,这样一来,当然就必须按照包含关系来。
所谓线段破坏第二种情况,
其实完全可以转换为这样一个问题:
在原线段能量足(有缺口)情况下,
如果后续出现一条三笔反向段,
如何准确判断原线段结束……
之前的课程里,缠师说,
但凡后续突破线段B第三笔端点,
就可以认为原线段结束了……
但后来又考虑到,即便线段B新低,
有时也存在不补缺口的情况,
与之前讲缺口时,提及的,
“不补缺口,即为强”,
似又有所不符……
所以,后面课程再次完善判断标准,
把线段B的分析重点,
(以此前线段A为下跌段为例),
从是否继续升破第三笔,
转换到观察后续下跌力度上来……
如果下跌力度足够大,
一笔跌破线段B第一根向下笔低点,
意味着线段B特征序列顶分型不成立,
则原下跌线段A继续……
否则,即意味着线段A结束……
通过上面的讲解,应该没有任何线段问题能难倒各位了,当然前提是能把上面的内容搞明白。注意,这里必须提醒一句,就是这在以前也曾说过,就是,如果线段中,最高或最低点不是线段的端点,那么,在任何以线段为基础的分析中,例如把线段为基础构成最小级别的中枢等,都可以把该线段标准化为最高低点都在端点。因为,在以线段为基础的分析中,都把线段当成一个没有内部结构的基本部件,所以,只需要关心这线段的实际区间就可以,这样就可以只看其高低点。经过标准化处理后,所有向上线段都是以最低点开始最高点结束,向下线段都是以最高点开始最低点结束,这样,所以线段的连接,就形成一条延续不断、首尾相连的折线,这样,复杂的图形,就会十分地标准化,也为后面的中枢、走势类型等分析提供了最标准且基础的部件。
如果当下采用【线段法】,
对图上走势进行分析,
(不分k线周期,1分钟和月线都行),
意味着默认,把当前K线看做最小级别,
(忽略比它小的图,就当不存在),
此时,图上线段就是没有内部结构的,
用来构建本级(最小级别)中枢的零件,
它内部怎么走,无所谓,
只要三条完成的线段即可,
用来构建本级(最小级别)中枢,
由此确定最小级别走势类型,
再由此递归推导出高级别中枢,
及高级别走势类型……
所以,当决定采用【线段法】,
对图上走势进行分析时,
就需要对线段做标准化处理,
找到这条线段最高、最低点即可……
因为最终要的,是它的区间,
而不是它的重叠区域……
后续
下篇读《值得鼓掌的下跌》……
请点“赞”或“在看”,
并标“星标”,
以便及时收到文章推送……
有问题或建议,请留言……
备注
今后的笔记内容,略有调整,
还是想尽量呈现缠师原博风貌……
所以,如无特殊情况,
会按当下顺序,依次逐篇读下去……
每篇笔记,会做标签分类,
分类名称,将复刻缠师原博……
以前没读的文章,等此番读完,
会从头再读……
我们,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