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股票81(课后4),《论语》详解(70)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70)

发表时间:2007-09-19-21:22:55

分类:文史哲学(《论语》详解)

类型:回复

坐标:教你炒股票81(课后4)

正文

对下午分析补充一句,今天日K线顶分型成立,因此下面的问题,就是该顶分型是否延伸为“笔”的问题了,关于该问题,有了上两周周K线顶分型的经验,如何去处理两种情况,应该不难了。

再看下当天的小级别盘背买点:

1分钟级别,双回拉后的新低,

同时发出底背信号,可以抄底……

………………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以上,为论语名句,

但,多被读为“君子成人之美”;

杨伯峻: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和这相反。”

钱穆:先生说:“君子助成别人的美处,不助成别人的恶处,小人恰恰和此相反。”

李泽厚: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相反。”

以上是最为通行的解释……

详解:以上一、三解,将解释落在“好事、坏事”上,是完全的胡解,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在《论语》中,“美、恶”对举,是有特定含义的。至于钱某人是否知道,由于其解释里没有指明,所以就探究了。但原来通常的分句是错误的,正确的分句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缠师的断句,和约定俗成不同……

可惜缠师的《解论语》,影响面小,

现在多数人理解,,还是上面的版本……

在后面的《论语》中,有这么一条:子张问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也就是说,“美、恶”是关乎人的品行的,用现代的话,大致就类似于说“美德、恶行”。在孔子眼里,德行是合一的,说德就是说行,说行也就是说德。何谓德?就是“得”。孔子讲究的是“行必果”,必须有所得。而这“得”,不是个人利益上的,而是在品行上的“得”。注意,这里的品行,推而广之,可以关乎家、国、天下。人,有其德行;天下,亦有其德行。这种德行,在孔子眼里,不是没有“美恶”之分的,而是“美恶”分明的。

美、恶,对应美德、恶行,

是行为、政策、决议的,

结果、影响、流传……

个人行为,有高尚卑劣之分,

国家对子民,国家对别国之行为,

同样有“美、恶”之分……

“之”,这里不是结构助词,而是其本义,动词,在远古文字里,是一个象形字,象征着树木的枝茎等不断长大,引申为“生出,滋长”的意思。

在缠师这样学到了,之,

“之”,乃“生出,滋长”……

通常的错误分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将这里的“人”看成是别人,将君子和别人打成两橛,然后君子似乎有特殊的魔力,能够成就别人的“美、恶”;相同的逻辑也被用在小人身上。其实,本章探究的,是一个如何成为君子、小人的问题,这里的“人”是泛指的。君子、小人,都是一种“德行“,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并不是一个诸如毕业证之类的东西。原句倒装,相应句子等于“人之美而君子成,人之恶而君子不成。小人反是”。

正序句,人之美,而君子成,

人之恶,而君子不成。

小人反是……

人,本无所谓君子小人,这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见闻学行”而来。人,不断滋生出美德,而杜绝恶行,人就能成为君子;反之,就成为小人。这是和孔子人人皆可尧舜的想法相一致的,人人平等,最终能成为什么,关键是看你自己“之美”还是“之恶”。

套用网络流行语,

我命,由我,不由天……

你想成为君子,就按君子的样子,

奋勇前行,遇佛杀佛,遇魔杀魔……

正因为有此,才有修身的必要,才一切自足,不需要去求任何外面的神力。因为一切外力,都不可能替代你去“之”,你的生长只能是你的生长,你的德行只能是你的德行,没有任何上帝可以替代。孔子从来不会相信,那些被所谓上帝一救就可以永生的无聊谎言,孔子只相信自己的力量,一切都由每个人自己的力量生发出来,这也是中国古代“自强不息”传统的逻辑所在。

孔子只相信自己的力量,

一切都由自己的力量生发出来,

所以,易经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说:人不断滋生美德,君子成就;人不断滋生恶行,君子不成。小人的成就与此相反。


备注

换新号了,请点“赞”或“在看”,

并标“星标”,以便及时收推送……

有问题或建议,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