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股票84(课后22),教你打坐12

教你打坐12:如何呼吸

发表时间:2007-10-20-13:45:19

分类:缠中说禅

类型:博文

坐标:教你炒股票84(课后22)

正文

生死,就在一呼一吸间,呼吸问题不解决,谈什么生死问题,都是口头缠。呼吸,谁都会,不会的,早死了。但实际上,真正会呼吸的,并不多见。我们日常的呼吸状态,与不日常的呼吸状态,不过是呼吸的不同状态,这都是呼吸之树的根以上的玩意,花开花落,枝荣枝枯,都是这类玩意。因此,根性灵敏者,就不需要在那枝条花叶上浪费工夫,而是直取其根,连根拔起,然后才真的自由于呼吸。所谓自由于呼吸,不是不呼吸,而是如天天吃饭,不咬着一颗米,天天呼吸,而不碰着一口气。

天天吃饭,不咬着一颗米,

天天呼吸,而不碰着一口气……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以上利根者所行,不是现代人能一下达到的,因此,只能从最琐碎的花枝弄起,先学学最简单的呼吸问题。对于一般人来说,最容易分清楚呼吸状态的,就是唱歌了。一听歌声,其呼吸状态就无所遁形。最恶劣的一种,就是颈部肌肉充分紧张的呼吸状态;其次,是锁骨附近肌肉为支持的呼吸状态;再其次,是胸腔下部肌肉为支持的呼吸状态;最后一种,是腹部肌肉为支持的呼吸状态。用不大严格的术语,可以分别称为:颈式、锁骨式、胸式、腹式呼吸。

先学会放松吧,任何时候,

都不要声嘶力竭,青筋暴露的……

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腹式呼吸。注意,所有的呼吸,都必须是通过鼻腔,而不是口腔。如果最后光用口腔呼吸了,那么离死也不远了。不信,去医院看看,那么病重的,临去前,是不是用口狂抽气?

先改掉嘴呼吸的习惯,

睡着了,很多人也是张口呼吸的……

以下来自ai:

张口呼吸是一种睡眠时的呼吸方式,通常是因为鼻塞或某些其他原因导致鼻腔通道受阻,使得通过鼻子呼吸变得困难。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

鼻塞或过敏:感冒、过敏或鼻窦炎等导致鼻腔通道受阻。

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曲可能会阻塞一侧鼻腔,影响呼吸。

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在儿童中常见,肥大的腺样体或扁桃体会阻塞气道。

肥胖:肥胖可能导致喉部软组织增厚,影响呼吸道通畅。

舌体后坠:某些人睡眠时舌体后坠,可能会阻塞气道。

睡眠呼吸暂停: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在睡眠中会反复出现呼吸停止和开始。

长期张口呼吸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口干、喉咙痛、牙齿排列不齐等。如果张口呼吸是由鼻塞或其他可治疗的原因引起的,治疗这些原因可能有助于改善情况。如果症状持续或伴有其他睡眠问题,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评估。

鼻腔通畅,呼吸自如,这是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别以为这是很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很多人,鼻腔以及上呼吸道,都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呼吸的训练来解决。这问题解决了,然后是下呼吸道、肺部等等的通畅,这些都通畅、而且肌肉协调了,才有可能进行完美的腹式呼吸。后者,使得整个上半身都能充分舒展,各种器官、组织等等都处于一种协调自如的状态,然后才能为进一步的参究打下基础。

以下来自ai:

腹式呼吸是一种呼吸方式,强调在呼吸过程中使用腹部肌肉,而不是胸部肌肉。这种呼吸方式通常被认为更自然、更有效,有助于提高呼吸效率和放松身体。以下是腹式呼吸的主要特点:

腹部运动:

在腹式呼吸中,吸气时腹部扩张,呼气时腹部收缩。这与胸部呼吸相反,在胸部呼吸中,主要是胸部和肩部在运动。

横膈膜的使用:

腹式呼吸依赖于横膈膜(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肌肉)的下降和上升来完成吸气与呼气。这样可以增加肺部的容量,使更多的氧气进入体内。

缓慢而深长的呼吸:

腹式呼吸通常伴随着缓慢而深长的呼吸,这有助于放松身体和减少压力。

降低应激反应:

腹式呼吸被认为可以激活身体的放松反应,有助于减轻压力和焦虑。

改善心肺功能:

定期进行腹式呼吸练习可以增强肺部功能,提高氧气吸收效率。

腹式呼吸在瑜伽、冥想和一些放松技巧中很常见,也被用于治疗各种健康问题,如焦虑、慢性疼痛和睡眠障碍。学习和练习腹式呼吸可以帮助改善呼吸模式,增强身体意识和放松。

而且,这里有一个更深一点的问题,人的中脉的贯通,必须由此下手。因为左右两脉的开口,就在鼻腔。中脉不贯通,一切关于身体的修行都是瞎掰。注意,这里和什么小周天、大周天没什么关系,那只是一些因为某种特定的意守而导致的某些状态,其实都包括在中脉的贯通里。中脉贯通,所谓小周天、大周天、N花聚顶都自在其中。其实,中脉贯通,也没有什么神秘的,不过是人体自身就具有的,谁都可以达到。而且就算贯通了,也才是基础的基础,连禅定最基础的粗住都达不到。

以下来自ai:

这段话涉及到人体能量系统的概念,特别是在一些东方修行体系中,如瑜伽和某些禅修传统。在这里,中脉、左右两脉、小周天、大周天等术语,都是描述人体内在能量流动的路径和状态。

中脉的贯通:

中脉,在许多传统中被视为能量流动的主要通道,位于身体中央,从会阴处延伸至头顶。贯通中脉意味着这个通道是畅通无阻的,能量可以自由流动。这通常与深层次的修行状态和身体健康的改善相关联。

左右两脉:

左右两脉通常指的是左右鼻腔,它们与中脉相连,是能量进入和离开中脉的门户。在某些修行体系中,左右两脉的不平衡可能导致身心的不平衡。

小周天、大周天:

这些术语通常用于描述体内的能量循环。小周天通常指的是能量在身体前侧的循环,而大周天则指能量在整个身体内的循环。这些循环的实现被认为是达到更高层次修行状态的关键。

N花聚顶:

这可能是一个比喻,指的是达到高级修行状态时的一种象征性描述,比如头顶出现光或能量的现象。

贯通中脉的意义:

虽然贯通中脉在一些体系中非常重要,但作者指出,这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而是人体自身潜在的能力。并且,即使贯通了中脉,也仅仅是修行的基础,与达到禅定等更深层次的状态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禅宗的视角中,这些关于能量和身体的修行虽然有其价值,但更重要的是心灵的觉醒和内在的洞察。禅宗强调直接体验和内心的觉悟,而不是过多地关注身体层面的修行。因此,即使中脉贯通,也仅仅是开始,真正的修行在于心灵的净化和智慧的开启。

以下来自群里缠友:

本ID这里说一句很严肃、很严重,自古以来没人说过的话,就是一切道家之类的人体修行,最高的状态,连禅定最基本的粗住状态都没达到,就更不用说所谓的气功之类的无聊玩意。

以下是ai解释:

这段话表达了一种观点,认为传统道家等人体修行方法,即使达到了最高状态,也未能达到禅定中的基本状态,即“粗住”。这里涉及几个关键概念:

道家的人体修行:

指的是道家体系中通过各种修炼方法(如导引、吐纳、内丹等)来提升身体健康和心灵境界。这些方法着重于体内能量的培养和流动。

禅定:

是佛教修行中的一种冥想状态,旨在通过静坐冥想达到心灵的平静和清净。禅定有不同的层次,从初级的粗住到更高级的禅定状态。

粗住:

是禅定中的一个初级阶段,指的是心初步安住,但仍然受到外界干扰和内心杂念的影响。

气功:

是一种流行的健身和养生方法,侧重于呼吸、身体动作和意念的结合,以培养和提升体内的“气”。

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是,尽管道家等修行体系有其价值,但在作者看来,它们即使达到了最高状态,也未能达到禅定中的基础层次。这可能是因为作者认为禅定不仅仅是身体或能量的修炼,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净化和内在的觉悟。因此,作者可能认为道家的修行方法过于侧重于身体和能量的层面,而忽视了心灵的深层修行。

在禅宗的视角中,修行的重点在于直接体验和心灵的觉醒,而不是仅仅关注身体或能量的修炼。禅宗强调的是超越形式和技巧,直接指向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注意,呼吸和人的体液协调很有关系,呼吸有问题,人的体液就肯定出问题。人的体液,包括很多种类,最简单的,你看你有没有病,有没有问题,你就现在吞一下唾液,一个健康的,没问题的人体,其唾液应该是清爽、如玉露、略带清甜的。如果不是这样,那身体肯定有毛病。而通过呼吸的训练,达到道家所有小周天贯通的状态,那么人的体液质量才会有较大的改变。

唾液应该清爽,略带清甜,

如果不是,就要找原因了……

当然,这都是些无聊玩意,如果真是立足于参究生死,这些呼吸、体液什么的,都是些中间的必经状态,没什么大不了了。只是,这里给出一个客观的判断标准,就是作为禅定前的基础训练,必须有以下三个基本的阶段:1、呼吸问题的解决。2、体液问题的解决。3、中脉问题的解决。每个问题的解决,对任何人,都有统一的验收标准,没有人可以打马虎眼,如果说科学,这就是科学的标准,所有人,任何情况下的实验,都必须满足。

先从呼吸开始……

呼吸好了,体液自然清爽了,

然后再去体验“中脉”……

对于第一个问题,腹式呼吸达到后,保持这种呼吸状态,尽一步下去,可以进行所谓的龟吸、脚踵式呼吸等等非一般性的呼吸状态,但这都是在枝条上玩花样,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不同的花样,制造出不同的特殊状态,如此而已。因此,当自如地达到腹式呼吸,是否进入其他都非一般性呼吸状态,只是一个游戏问题,而一个非游戏的问题就是:无论最终采取任何的呼吸状态,其目的都是,挖出其根。

Ai的解释:

龟吸和脚踵式呼吸是两种较为特殊的呼吸技巧,通常出现在东方的修行体系中,如瑜伽、气功和某些冥想传统。这些技巧被认为有助于提升呼吸的效率、增强身体的能量感,以及促进心灵的平静。

龟吸:

龟吸是一种缓慢、深长的呼吸方式,模仿乌龟的呼吸。在许多传统中,乌龟象征着长寿和稳定,因此这种呼吸方式被认为有助于延长生命和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

实践龟吸时,呼吸通常非常缓慢和深长,有时甚至难以察觉。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帮助减少身体的代谢率,进入一种深度放松的状态。

脚踵式呼吸:

脚踵式呼吸是一种更为微妙的呼吸技巧,涉及到呼吸到脚踵的感觉。这种技巧通常需要较高的身体意识和控制能力。实践脚踵式呼吸时,修行者会尝试感知呼吸的能量从肺部延伸到脚踵,甚至到整个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这种技巧有助于增强身体和心灵之间的联系,以及提升整体的能量感。

这些呼吸技巧通常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和实践才能掌握。它们在某些修行体系中被视为高级练习,有助于深化冥想和提升身体与心灵的觉知。然而,在禅宗的视角中,这些技巧虽然有其价值,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直接的内心体验达到心灵的觉醒和清净。禅宗强调的是超越形式和技巧,直接指向内心的自由和解脱。

不管是哪根枝条开始,一直上溯,都是归于根、达其源。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破其根源而无所破,无所往而生其根,这样,才能达到关于呼吸问题的解决可能。

Ai这样说的:

这段话采用了比喻的方式,描述了修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这里的“枝条”代表的是各种修行方法和技巧,而“根”则象征着修行的根本目的或源头的智慧。

归于根、达其源:

这句话意味着不论修行者从哪种具体的修行方法开始(即哪根“枝条”),最终都应该追溯到修行的根本目的或源头上。这个根本目的是指心灵的觉醒、内在的智慧和生命的本质。

破其根源而无所破:

这句话可能有些深奥,它表达的是一种超越常规思维的状态。在这里,“破其根源”意味着超越或突破对修行方法和技巧的执着,从而达到一种无分别、无执着的状态。而“无所破”则是指在这种状态下,修行者不再受限于特定的技巧或形式,而是能够自由地、自然地达到修行的根本目的。

无所往而生其根: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在修行中达到的一种自然、无作意(无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修行者不再刻意追求或努力达到某种境界,而是让修行的根本目的自然地生长和发展。

整段话的核心思想是,修行的关键不在于掌握多少技巧或达到多高的境界,而在于理解并达到这些技巧背后的根本原理,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心灵觉醒和内在自由。在禅宗的视角中,这种觉醒和自由是修行的最终目标,而不仅仅是身体或呼吸层面的练习。

以下来自缠友:


备注

此为新号,请点“赞”或“在看”,

并标“星标”,以便及时收推送……

有问题或建议,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