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再为市场打鸡血
发表时间:2007122115:17:26
分类:时政经济(缠中说禅经济学)
类型:博文
坐标:教你炒股票91(课后7)

正文
快速说两句。加息的宏观面意义的无聊程度,暂且可以继续讨论。而加息对于市场的作用,就如同鸡血,先别管有效无效,打了再说,而市场也一如既往地鸡飞狗跳起来。

通常“加息”对于股市,不是利空吗?
为什么当天大盘依然强势上涨呢?
而且,缠师这里给的评语也是“鸡血”,
看似矛盾的问题,请教了deepseek,
以下是它的回复:
2007年12月21日中国央行宣布加息后,A股市场却出现低开高走的上涨行情,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需要结合当时特定的市场环境与经济背景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维度解读这一反常现象:
一、政策预期的提前消化
1.加息周期的常态化
2007年是中国央行连续加息的第六次(全年共加息6次),市场对加息已有充分预期。尤其是在12月21日最后一次加息前,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本轮紧缩周期的尾声,政策“利空出尽”反而成为市场反弹的触发点。
例如,2007年12月11日上证指数已从高位回落至5000点附近,市场通过前期调整部分消化了加息的影响。
2.政策信号的双重解读
加息虽抑制流动性,但也暗示经济过热风险可控,强化了市场对宏观经济持续高增长的信心。2007年中国GDP增速达14.2%,上市公司盈利增速超过50%,基本面支撑抵消了短期政策压力。
二、资金驱动的牛市惯性
1.流动性过剩的延续
尽管央行加息,但2007年外汇储备激增(全年增长4619亿美元),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仍使市场流动性充裕。叠加“股改”释放的非流通股红利和居民储蓄搬家,A股资金池持续扩张。
数据显示,2007年A股新增账户数超3800万,散户资金大量涌入,形成“资金牛”效应。
2.机构年末做市行为
12月下旬临近基金年度业绩考核期,机构为提升净值可能选择加仓权重股。例如,当天钢铁板块(如八一钢铁涨停)和金融股的护盘行为显著拉动指数。
三、市场结构与情绪的特殊性
1.板块轮动与护盘效应
加息对银行股短期利空(存贷利差收窄),但当天银行股低开后迅速反弹,显示资金对蓝筹股的偏好未改。钢铁、有色等周期板块接力上涨,形成结构性行情。
网页8提到,钢铁板块在午盘强势拉升,成为护盘主力,抵消了金融股的分化压力。
2.技术面与心理共振
当日成交量放大至千亿级别,形成“红三兵”K线组合,技术派投资者将其视为反弹信号。市场情绪从“利空恐惧”转向“利空落地后的博弈性反弹”。
四、国际环境与改革红利的叠加
1.全球股市的联动效应
2007年全球股市处于上行周期,尤其是港股中资股(如中国移动、中国人寿)的强势表现,通过AH股溢价传导至A股,强化了多头氛围。
2.股权分置改革的长期红利
“国九条”推动的股改于2006年基本完成,非流通股转为流通股的同时,大股东与中小投资者利益趋于一致,市场风险偏好持续提升。这一制度性红利在2007年仍被视作牛市根基。
五、后验视角的反思
从历史数据看,此次加息后的反弹仅是“牛市尾声的余波”:
政策滞后效应:加息对实体经济的抑制作用在2008年才显性化,与次贷危机叠加导致2008年A股暴跌。
市场非理性特征:全民炒股背景下,散户主导的市场,容易对短期信号过度反应,而忽视长期风险积累。
结论
2007年12月21日的“加息上涨”本质上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政策利空出尽、资金惯性推动、板块轮动护盘、以及牛市末期非理性情绪的延续。这一现象揭示了货币政策在极端市场情绪中的传导复杂性——短期市场反应可能背离传统理论,但长期仍会回归基本面逻辑。此案例也为理解当前“政策预期管理”与“市场博弈”的互动提供了经典范本。
技术上,今天没什么可说的,顶分型在日线上不出现;

1分钟的上涨不出现背驰,就可以继续睡觉等卖点。

用5分图上看1分背驰,更清楚……
因为真正的有操作意义的1分顶背,
就是5分图上开始走背驰段的时候……
即便5分图上,看不出明显背驰,
但背驰段的自身顶背点,
依然具有日内超短视角下的操作意义……
周末,如果没有什么特别事,加上一阵媒体攻势,周一怎么都能忽悠点人上来,5209点,颈线,多头能否一鼓作气,就看多头周末的嘴上功夫了。

本ID的策略依然是,不顶风、不出头,专门放冷枪,多头还行,我们就呐喊助威,一旦不行,就开枪送行,如此而已。周末,为了我们的股票能快高快长,咱们一起喊:多头万岁。一边喊,一边把弓箭、大刀、机关枪都擦好了。缠师当时立场是中期空头,长期多头,
以上便是居于这样的立场下,
且又不想当庄的一份独立大资金,
面对当时走势的,当下应对策略……
对小散的操作思路,同样有指导意义……
市场,总是眷顾最卑鄙无耻的,而不是赤膊上阵的。周末,快乐。下,再见。
做交易,靠的是随机应变,
不是靠信念的……
所谓头铁,都是说给别人听的,
心里的盘算小九九,
或许只有同等水平的玩家,
才能会心一笑了……